新聞鏈接
陸貴山:半世紀耕耘 德高學厚 甘於奉獻 (18)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暨陸貴山教授學術生涯五十周年座談會發言選輯
2011年12月26日09:55 來源:人民網
趙慧平(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
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杰出代表
 |
陸老師對我們后學的引導和幫助,我可能比在座的體會得更深,如同我們家鄉人的這種深情。作為后學者,我可以說陸老師是馬列文論的啟蒙老師,雖然我不是直接受陸老師的教誨,但我是讀陸老師的教材開始的。后來我的導師應必誠也是馬列文論的研究者,我從他那裡學習了很多。我要特別強調的是,一個學者在他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在中國現當代馬列文論研究上有這麼高的建樹,而且有這麼大的影響,確確實實讓我們家鄉人感到自豪。上午我聽了陸老師的講話,內心非常感動。陸老師不僅是從學術方面進行精深探討,而且在學科建設上苦心經營,我們各高校提到馬克思主義文論,一定要提人民大學,而且一定會想到陸老師。從這個意義上說,陸老師是我們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一個杰出代表。譚好哲教授說,陸老師是一面旗幟,我是深深同意的。大家的評論很多,我僅從一個角度來說,當前馬克思主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文論在當代中國社會是受到一定質疑的,真正想讓馬克思主義成為確確實實的主流思想,在與現實相結合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我同意上午溫儒敏老師講的觀點,甚至我還想再深入點說,馬克思主義在今天受到的很大質疑是因為我們長期把馬克思主義庸俗化、教條化、聖經化,把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靈魂、方法拋掉了,變成教條去談,不與現實相結合,久而久之,它就變成與人民的現實生活很疏遠。我們要好好地研讀陸貴山老師的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系統地研究和掌握。因為在系統化、科學化的程度上,陸老師在國內是領先的。我們在陸老師的研究中看不到那種偏激的深度,看到的是陸老師在實踐中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所以當我們看到陸老師結合當前中國文藝發展實際中很多重大的命題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命題進行研究和爭論的時候,陸老師並不回避,而是敢於直面這些時時刻刻出現的理論論爭。我翻閱了陸老師的文集,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足跡,當陸老師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從來都是宏觀的、辯証的而且是建設性的理論研究,是切實地站在國家的文化建設上、文藝理論建設上去討論問題,這是我特別要強調的,這是陸老師理論的品質。第二個我要強調的是,我自己的馬列文論啟蒙是讀陸老師的書,甚至作為一個教師我有點武斷地說,當代大學的馬列文論啟蒙基本都是採用陸老師的教材,現在已經第5版了,多數是用為教材(據統計有50萬冊的發行量),這是陸老師在馬列文論教育方面啟蒙上的意義。第三,之前專家學者也提到了,就是陸老師時刻關注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文學發展的實踐,針對實際提出問題。所以,我在讀陸老師的研究著作時,都感到可信、可靠、踏實,有說服力,也就是嚴謹而不僵化,理性而不固執,系統而不空洞,讀起來學理性非常強。作為一個后學,我也要給陸老師深深的鞠上一躬,不僅僅是代表我自己,還有所有的后學。前面也有學者提到的陸老師的一個品質,非常熱情地幫助后學。我曾經冒昧地把自己的文章發給陸老師,沒想到陸老師真的很認真地看,而且給我提出意見,我內心非常非常感動。而且,在我的學術方向、課題研究上,陸老師都給與了非常熱情的指導。當陸老師回遼寧的時候,會尋找我,問我去哪裡了,我非常地感動。有這麼好的老師的指導,我們就會有一個良好的學術生態,能使我們的事業有很大的發展。
歐陽友權(中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冶學的大格局、高境界、遠視野 陸貴山先生1958年讀大二時即開始在《光明日報》發表評論文章,1963年開始在《新建設》發表學術論文,前不久(8月24日)他還在《文藝報》發表了《文化自覺與文化責任》的文章,50余年筆耕不輟,在馬列文論、美學、文藝理論、文藝批評和文藝思潮等諸多領域陸先生均卓有建樹。不僅在治學上謹嚴、勤勉而執著,讓我輩高山仰止,不敢望其項背,在做人方面,陸先生也足以垂范后學。
談起陸貴山先生我有兩點比較深的感受,首先是在做學問上,我們這一輩人是讀陸先生和他的同輩學人的著作慢慢成長起來的,讀了陸老師的著作和論文后,我想用這樣幾個字來概括:大格局、高境界、遠視野,不知道是否准確。陸先生善於運用宏觀、辨証、綜合、創新的學術思路,從廣度和深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揭示文學的審美規律和人文品格。對於新時期以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陸先生都發出了自己的學術聲音,而且都是高屋建瓴,具有正確的導向性,對一些重要的文藝理論問題均有新的開掘和拓展,對一些文藝思潮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和跟蹤式的研究。陸先生在文集的后記中對自己的學術研究有一個總結,即一條道路,兩大文脈,三套話語體系,四個研究向度,五種精神價值,六大學理系統。我覺得這種總結是非常客觀、十分准確的,我多年來讀他的著作一直都有這樣的感覺,這確實是一種大格局的學術研究,體現出高遠的視野和大氣的理論胸襟。陸先生的學術成就使他不僅在馬列文論研究裡是一面旗幟,在整個文藝學研究領域都是一面旗幟,特別是貫穿在他學術思維中的辯証法,學理性很厚重。
另一點是陸先生在扶持新秀,獎掖后學方面,也讓人十分感動,我對此有切身感受。這幾年我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數字傳媒、網絡文學方面,陸續有一些小小的研究心得發表。陸先生每次看見我都給予許多鼓勵和肯定,讓我把一些東西發給他看看,他也想多了解這個領域,並且幾次拍著我的肩膀說“歐陽啊,做得很不錯”。我知道,自己的研究很有限也很膚淺,陸先生是在鼓勵我,從他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裡,我總會得到很大的激勵。像陸先生這個年齡段的人對新媒體文學領域能夠認可和接納,說明其學術的眼光始終是緊跟這個時代的。記得2009年6月在湘西鳳凰召開的全國網絡文學研討會上,我在大會發言中對當前網絡文學的現狀有一個概括性描述,希望我們文藝學的研究者切入網絡文學現場,拓展學術領域,創新理論思維。會后陸先生給了我一個提醒,他說你講這個話的時候不要把話講得太滿,因為今天的文學研究是一個多格局的現實,研究傳統文學的人,研究西方文學的人,仍然是我們文學研究的主打領域,你不能因為強調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另一個方面。這一提醒給我的觸動很大,讓我意識到術有專攻而學無止境,做學問應該懂得尊重別人的學術研究,學術領域是變化的,也是相承相因的,這體現了陸貴山先生一貫的辯証思維的學術立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