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水河(湘潭大學文學院院長):
馬列文論研究的典范性學術路徑
我是1983年來人大學習的。那時候人大開馬列文論的就是陸老師、周老師還有蔣培坤老師,講中國古代文學的是蔡鐘翔老師、黃保真老師、成復旺老師,他們后來出了個教材,當時給我們講,已經是雛形,講完以后出版的。文藝學原理是鄭國銓老師、周文柏老師、陳傳才老師。基本上把當時研究生開的課甚至有的本科生的課都補完了。我覺得自己最后從事文學理論研究和教學,應該說就是那個時候把基礎墊好的。人大當時還請了葉朗講中國小說美學,請了胡經之講文藝美學,葉廷芳講卡夫卡,所以那一年的學習應該說是很優越的。我自己現在也帶碩士生、博士生,我覺得現在的課比起那個時候的含金量是差遠了,但人大肯定還是比我們好的。后來我就跟陸老師交往,做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和教學。陸老師所出版的著作恐怕隻有一兩本他沒有寄給我,其他的書我現在就是單本的也有五六本,陸老師后面出的這些書還在寄給我。作為學生,現在有時想起來我都慚愧,我對自己的學生也做不到陸老師這樣關心,我覺得人大的老師非常好。
另外,我想簡單談談陸老師學術路徑的特點。
第一點,人大陸老師他們的這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和一般研究者的不同,就是他確實把教學和研究非常好地結合起來。你看他們編寫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到現在是第五版了,第一篇的那個序言每一版都修訂,也包括其中內容的修訂,及時地把他們的研究成果轉化到了教材當中。所以,人大的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本身就是一個重鎮,同時在教材建設,人才培養這些方面也是一個重鎮。我自己從1983年在《學術月刊》,1987年在《文學評論》發表文章,至今基本上都是跟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有關的,或以這個為主導,有時也做點西方文論和美學或者其他的東西。但我在《文學評論》發的六篇論文全是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如果當初沒有在人大這兒的訓練接受教育,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經常和陸老師、周忠厚老師、89年以前和蔣培坤老師有很多接觸,參加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我可以自豪地說,不說把大旗扛了,至少在我們那裡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還不錯。現在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會,我們湘潭大學和湘潭這一塊,被人常開玩笑說有一個湘軍,或叫季家軍,因為我們那兒一般都有七八個人搞馬克思主義文論,而且有一批年輕學者還搞的不錯。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課是從本科、碩士、博士一直這麼開下去的,現在還有一批人在做。最近我們還想搞一個學術叢刊,目前正在籌備當中。所以我覺得在人大這而墊下的這個基礎,陸老師他們這個路子——把教學研究結合起來,以教學帶研究,以研究促教學,達到教學與研究的互動,我覺得這是陸老師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陸老師做的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得非常好,尤其是把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的研究和批評結合起來這樣的學術路徑非常好。不僅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經典文本細讀、解讀,而且逐漸上升到對藝術本質,藝術真實的認識,上升到宏觀文藝學,以人學為基礎建構文藝學等等,特別是對實踐的關注。這種學術路徑也是值得我學習的。
第三點,陸老師的學術路徑還把傳統與現代相融合,在堅守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傳統,研究馬克主義文學理論經典作家理論的時候,實際上也延伸到了當代的文學理論。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文集和他以前出的著作當中,對西方現代各種文學理論資源的整合做得非常好。
很多人講到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危機,過去說危機是文章發不出去,但我從來沒有感到危機。我同意今天溫儒敏老師的發言,如果不是封閉起來搞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不是僅僅以馬論馬,以馬証馬,而把學術眼光開闊一點,把它和現實結合起來,把它和現代資源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還是大有可為的。
胡亞敏(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
扶持后學 甘當人梯 我覺得陸老師對人民大學有很特殊、很深的感情,一直是這樣。我雖然不是陸門弟子,但我一直把陸老師當做我的老師,我一路走來受到陸老師的呵護。我講講我最感動的一件事,本來我是要考陸老師的博士的,但我們學校不要我考,讓我留在學校。在我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候,陸老師去了,因為我博士論文中的一些提法不是很成熟,對我的論文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陸老師是這樣說的:“我是看著胡亞敏成長起來的,我為她的成長感到高興。”我聽了,一輩子都很難忘記。在那樣一個時刻,陸老師這樣說,我當時真是非常感動。還有很多事情,包括我這一路走來的每一步,我對陸老師的感情一直都很深,都記在心中。我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向陸老師學習,我覺得最大的學習是像陸老師那樣對年輕人的幫助。我覺得陸老師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特別無私地去幫助別人,這一點我感觸很深,隻要他做得到,甚至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勉強陸老師的事兒,陸老師仍然會不遺余力地幫助年輕人。第二點,我覺得是陸老師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他的書我是很認真地讀的,包括他的《宏觀文藝學論綱》,可以說是中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新建構,包括人學、史學、美學的建構。美學的建構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這裡就不贅述了。正因為陸老師的影響,我們這些年來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到了理論的自覺。聽了上午陸老師的講話,我感覺到我們這一輩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要把馬克思主義接下來,還要傳下去,因為我們華中師范大學也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一個研究與教學單位,這也是對我們的一個囑托。自1978年開始,我們華中師范大學就和我們的老大哥學校人大,還有社科院在1978年12月26號成立了馬列文論研究會,我當時還是學生,還在做會務工作。我覺得我們這一輩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還要“發聲”,來和世界對話,在后一個十年我們可能要多做些這樣的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