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第九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召開

2019年11月01日08:55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9年10月25日,第九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中國政法大學海澱校區隆重召開。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教授,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趙曉華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劉大鈞先生,台灣中華易經學會榮譽理事長邵崇齡先生,中國周易學會常務副會長,山東大學李尚信教授,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丁四新教授,台灣中華易經學會理事長邵康華先生,中國周易學會秘書長,山東大學張文智教授、中國周易學會副秘書長崇寶慶先生等兩岸易學界知名學者近八十人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劉震教授主持,時建中副校長代表中國政法大學致歡迎辭,劉大鈞教授與邵崇齡先生發表大會主旨發言,趙曉華教授代表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致感謝辭。

時建中副校長在致辭中向與會學者簡要地介紹了中國政法大學的辦學歷史與人文學科的發展情況,特別提到了學校對青年教師團隊活動的支持,並代表學校感謝與會學者的蒞臨,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劉大鈞教授在發言中回顧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本次研討會是海峽兩岸易學雙向交流機制的新發展,中國政法大學作為新生力量加入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的交流機制之中,正是“生生之謂易”之學術理念的最佳詮釋。他倡議易學研究要回歸中華文明自身的學術體系,將易學置於傳統經學的價值文化體系與發展脈絡中,同時提倡易學研究要主動走出去,與不同的思想文化展開對話。他衷心希望本次大會推動易學研究面向現代、面向未來,在不久的將來產生一些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新思想。最后劉教授恭祝會議圓滿成功,祝願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越來越好。

台灣中華易經學會會長邵崇齡先生在發言中回顧了海峽兩岸易學交流的艱辛歷史,特別是前一輩學者為海峽兩岸的易學發展披荊斬棘奮斗至今,向以劉大鈞教授為代表的老一代學者致敬,同時告誡年輕學子不要僅把目光局限於學術上,要學會從社會發展與家國情懷的維度全方位理解與把握學術的發展,對篳路藍縷的前輩們心懷感恩,做到把“德”生活化。

趙曉華教授代表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對各位學者的與會表示衷心的歡迎與感謝,趙教授首先介紹了人文學院及其師資概況,並對於以劉震教授為首的青年團隊在學術傳播上的一系列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她表示,年輕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是存在熱情的,中國易學正影響著中國,此次研討會的舉辦不僅是學術界盛事,也會在教育界產生影響,最后對與會學者多年從事易學研究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在大會開幕式上還舉行了贈書儀式,來自台灣的李威侃教授代表台灣學界將由大陸、台灣、港澳共二十六位博士、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一書贈送給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時建中副校長代表學校接受贈書。

作為台灣學界的代表,李威侃教授表示此書的出版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中國政法大學作為國內一流高校,在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非常有幸作為代表將《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一書贈與中國政法大學。

作為第九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的主辦人,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劉震教授對於台灣學界選擇中國政法大學作為中國大陸第一所受贈書籍的高等院校表示榮幸。他認為在當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之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高度與文化深度,指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昌明於世的新方向,必將引領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九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主辦,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中國周易學會、台灣中華易經學會協辦,中國政法大學“德治與法治”青年教師學術創新團隊承辦。研討會以“周易與當代中國”為主題,展開了為期兩天的研討。

(責編:孫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