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新聞鏈接

陸貴山:半世紀耕耘 德高學厚 甘於奉獻 (8)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暨陸貴山教授學術生涯五十周年座談會發言選輯

  2011年12月26日09:55  來源:人民網

  丁振海(人民日版海外版原總編輯):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清醒的問題意識



  陸貴山同志是我的老朋友,也可以說是我的良師益友。長話短說,我就講幾點:

  第一點,我覺得他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這也是他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取得成就的動力,也可以說是內驅力。如果沒有這一點呢,我想就沒有現在的成就。我跟他相識相交多年,深感他憂國憂民情懷之強烈,。他常說,隻有生活中社會主義的主旋律真正弘揚起來,文藝上的主旋律才不會失落。他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十分關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心民瘼,為民請命,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

  “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真正的學者應該有此境界。

  第二點,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陸老師半個世紀的科研、教學生涯都是在為此而奮斗。所謂中國化,我覺得是核心問題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去射中國問題之的,有的放矢。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吃透兩頭:一個是馬列的經典著作,非常熟悉,爛熟於心﹔再一個就是中國的實際,特別是文藝理論的前沿,還有文藝評論和文藝創作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跟陳涌同志共事多年,獲益良多。他就感慨搞理論研究的人,往往和創作脫節﹔另一方面搞創作與評論的人,往往理論修養不足。我覺得陸貴山老師兩方面結合得比較好。從他的文集可以看到,他對當前文藝思潮和創作實際相當熟悉。所謂理論創新,絕不是面壁虛構,不是說翻翻書本就能夠理論創新的,一定要把實際問題提升到理論上來,然后再以發展了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陸老師在這方面身體力行,堪稱榜樣。

  第三點是陸貴山老師對於社會思潮,特別是文藝思潮的重視和研究。在這方面,他具有相當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我認為社會思潮和社會輿論有相通之處。我在人民日報,我們經常說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我覺得對社會思潮,亦可做如是觀。及時、正確地辨析、引領社會思潮,其中包括文化思潮、文藝思潮是非常重要的。陸貴山老師在這方面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我現在在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小組,發現有些作品受到新歷史主義、非理性主義、抽象人性論等思潮的影響,有時就參閱陸老師的有關文章,以期從理論上把問題想清楚。

  還有一點,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任務正在迫切呼喚馬克思主義,呼喚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家。我舉個例子,比如現在文化體制改革,講的非常響,要求非常急,提的非常高。這個文化體制改革,涉及到很深的理論層次的問題,比如文藝的審美屬性和商品屬性的關系問題,好多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又比如大張旗鼓地反對“三俗”,“三俗”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一個就是剛才說的文藝屬性的問題沒搞清楚,片面強調商品屬性,只是賺錢,能不俗嗎?第二個就是陸貴山老師文章裡頭分析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宣揚原欲、性本能。因此,理論家缺席,馬列文論失語,分不清對錯,就談不上文藝的發展和繁榮。在這裡,贈陸老師一首小詩以共勉:“學術生涯半世緣,馬列文論得真傳。喜看文化大發展,戰鼓頻催未下鞍”。

  最后我想講幾句感謝的話。陸老師幾十年來教書育人,培養出了好多優秀的學生。我長期供職於人民日報文藝部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這期間,中國人民大學陸老師和其他老師給我們輸送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他們給我們的工作很大的幫助。我想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因為這是一種師承關系。中國人民大學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一直是馬列文論的重鎮。對我們整個國家馬列文論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今天參加這會非常高興。一個是祝願陸貴山老師健康長壽,一個是希望人民大學乘著六中全會的東風,在馬列文論的建設上,在推進我國由文化資源大國向真正的文化強國轉變的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