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新闻链接

陆贵山:半世纪耕耘 德高学厚 甘于奉献 (5)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座谈会发言选辑

  2011年12月26日09:55  来源:人民网

  刘中树(吉林大学原校长):

  战略构想 守正创新


  我的老朋友陆贵山教授是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学者、名师。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并文集出版学术研讨会召开的时候,我谨代表吉林大学文学院、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并表达我个人的崇敬之情,向会议的召开,向陆贵山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

  陆贵山教授的学术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解决人类文艺实践活动,特别是中国文艺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他的研究总是与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同步的、与时俱进的,追寻发展中的文艺实践,着眼于敏锐地发现、研究、解决现实的文艺实践中的问题。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传承创新。他强调学者的学术理念、学术研究,要有包容的心态,他认为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结构,应该是有主旋律的多声部的合奏,要处理好主元和多样的关系,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文艺和文化思想的结构。他的教学与学术研究都是恪守守正纳新、守正创新的,为人才的培养,为文艺学学科的建设,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陆贵山教授教学、学术生涯成就斐然。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在重要的学术理论期刊《新建设》上发表了产生很大影响的、引人注意的论述时代精神的理论文章。我注意陆贵山,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那时对我们年轻的教师影响很大,我们把他作为典范,要向他学习,要写出这样的具有时代影响的文章。他的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他的获中国图书奖提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和《马列文论导读》等等,都是高校马列文论课和文艺学基础教学的精品教材。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面对着20世纪西方文论作为人类的分析思维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在中国的传播,面对着当代中国多元、多样化的文论结构、文论格局,和学术界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他能够深入思考各种文学观点和批评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从大的视域看,凡是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实际上都是相通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彼此包容的,各种文学观念、各种批评模式都有道理。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意研究这些道理之间的道理,试图探索其中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宏观文艺学研究的学理概念,并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开拓了文艺学研究的新的领域,拓展了文艺学研究的新的局面,深化了我国文艺学理论研究,推动了我国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他在《宏观文艺学论纲》一书中提出,研究文学有三个大观点,一个是史学观点,研究文学和社会历史的关系;一个是人学观点,研究文学和人的关系;一个是美学观点,研究文学和美学的关系。他还指出文学中具有三大精神,研究文和史的关系表现文学中的历史精神,研究文和人的关系问题,凸现文学的人文精神,研究文和美的关系,来彰显文学的美学精神。他认为任何作品都应该不同程度地包含和体现这三种精神,由此他又提炼出三大文艺理念,那就是研究文和社会历史的关系可以总结出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文学理念,研究文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出为人生服务的文学理念,研究文和美的关系可以抽象出为审美而审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理念。他认为这三大文学理念直到现在仍起到重要作用,我觉得他的这些理论阐述都是对文艺理论的宏观的、综合的创新。他在《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一文中,又对文艺理论的综合创新做了比较系统的阐释,提出宏观文艺学研究应从横向、纵向、流向、环向四个角度研究文艺生态学、文艺社会学、文艺人学、文艺美学、文艺文化学和文本学六大学理系统。他还指出,宏观文艺学还需要从宏观的大视域研究两大文脉,即研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和三大文论,即研究马学文论、西学文论和国学文论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西方现代文论的本土化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这三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应该有更好的推进和更新的学术成果。陆贵山教授的这些宏观文艺学理论见解,建构了他的宏观文艺学的核心的理论内涵,是他反思、总结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我国多元化、多样化的文论结构、文论格局和文学研究的文化热、生态热以及关于文艺学的基本理论的争论而形成的他的对文艺学的战略的思考,也就是他提出来的建构大文艺学、宏观文艺学、战略文艺学的思考。他的论述文艺真实性的论文结集《艺术真实论》、他的研究文学与审美关系的《审美主客体》、研究马克思的人论与文学关系的《人论与文学》、《文艺人学论纲》以及《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等等,我觉得都是他的宏观文艺学理论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应该说对我国的文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拓展、深化、提升和创新的意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可贵成果。

  想到了这些,看到了这些,我就想,为了我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让我们共同祝愿陆贵山教授学术生命常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