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陆贵山:半世纪耕耘 德高学厚 甘于奉献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座谈会发言选辑
2011年12月26日09:55 来源:人民网
马俊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
德高学厚,甘于奉献,创造性地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齐聚一堂,以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庆祝陆贵山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并文集出版。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并以我个人名义,向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五十周年和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德高学厚的陆贵山教授致敬!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并感谢。陆贵山教授从1961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1963年到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家津贴,1993年被评定为文艺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进入英国世界名人录。陆贵山教授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激情活跃,半个世纪以来,坚持不懈,创造性地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中国文艺思潮研究领域有杰出建树。他的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学术思路,不仅使他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而且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影响。今天我们在这里祝贺陆贵山教授从教五十周年,不仅为了表达对陆贵山教授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精神、品德,从中受到教育与激励。我们要学习他那种勤奋治学、求真务实、科学研究的学风,谦虚谨慎、执著精深、甘于奉献的品德,以此激励后辈学人不断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贡献,为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再立新功。“莫道桑榆晚,红霞正满天”,我们衷心地祝愿陆贵山教授南山不老,生命常青,祝愿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胡振民(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高尚的学术风范和精深的学术造诣,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最著名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陆贵山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家,他自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留校任教以来,从事文艺学的研究已历经五十个春秋。五十年来,陆教授坚持不懈,并富有创造性地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美学、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骄人的业绩。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方面,更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思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等多部学术专著,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基础性文献。他的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学术理念,不仅使他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陆教授不仅学识渊博,学贯中西,而且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其众多弟子勤勉砥砺,奋发有为,在我国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认为,陆教授可谓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他高尚的学术风范和精深的学术造诣,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相信这次陆教授文集的出版和学术研讨会,必将对广大读者和文艺理论研究者深入了解陆教授的文艺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文学理论评论工作,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今天专程赶来参加人民大学专门为陆教授举办的这场活动,不但是因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我向往的一所全国性重点大学,而且是因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先后担任过中宣部副秘书长兼理论局局长、中央文明办的专职副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兼中央文明办主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在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曾先后得到过袁宝华、李文海、纪宝成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各位校长和罗国杰、郑杭生、陆贵山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著名教授,以及在座的张炯、顾海良、丁振海、李准等等我国社科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所以,我除了来祝贺之外,还想借此机会向人民大学的各位领导和在座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全国政协的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历来与社科界、文艺界、教育界、新闻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一个心愿,这就是,我愿意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与大家心手相连,一路同行,争取为我国的教科文卫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大家都知道,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文化的改革、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了重大决定,应该说,这不论是在我们党还是国家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所以大家一致反映,这不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参加了六中全会,深受教育。今天,我想谈谈与理论和社科有关的两点。一点是六中全会决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点是说,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我想,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些重要内容,或者说这些重要任务,既是全党和我们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宣传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振奋精神,开拓前进,为完成我们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职责而鞠躬尽力,有所作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