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学人风采
陆贵山:半世纪耕耘 德高学厚 甘于奉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座谈会发言选辑
2011年12月26日09:52 来源:人民网
 |
座谈会现场 |
为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成就和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的纵深建设,在《陆贵山文集》(八卷)出版之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讨暨陆贵山教授学术生涯五十周年并文集出版座谈会”于2011年10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协办单位有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湘潭大学文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南大学文学院、安徽大学中文系、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科研处、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作家出版社、飞象网等十四家。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教育部党组成员顾海良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人民日版海外版原总编辑丁振海、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炯、吉林大学原校长刘中树等来自京内文化、宣传、教育、研究机关和全国各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和学者近百人与会。会议还收到了因紧急公务不能莅会的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山东大学原校长曾繁仁、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四川大学教授冯宪光等发来的贺信、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专为陆贵山教授手书的贺辞条幅;还有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安徽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聊城大学文学院、渤海大学文学院等多家单位送来的致贺。
陆贵山教授从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即留校任教至今,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文艺学、文艺思潮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半个世纪。他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3年由国务院学科组评审通过为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第一个博士点——文艺学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现任全国社科规划(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副组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理论组”主要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一首席专家。主要学术成果有个人专著8部,合作和主编著作20多部。重要著作有:《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宏观文艺学论纲》、《人论与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思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等。其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和《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为“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在《新建设》(前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红旗》、《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高校理论战线》、《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承担全国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的重大项目两项。多次荣获学术奖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被教育部确定为研究生教材,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半个世纪中,陆贵山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领域,建树卓著,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术特色,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影响,曾荣获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授予的“中国文艺理论特殊贡献奖”。
《陆贵山文集》(八卷)收入作者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学术专著《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宏观文艺学论纲》、《人论与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的重要论文,共30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10月出版。
此次会议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学科建设、陆贵山教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学术特色及其扶持新秀、奖掖后学的战略视野、领军地位、学者典范等话题,莅会领导从国家文化改革的战略性高度做了客观的评价和指示,提出了富于前瞻性的具体要求和期望,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共识鲜明。
发言选辑根据录音整理,除已注明者外未经本人审阅核对。每篇题目为编者所拟,文字有精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