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本辦概況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基金管理
基金專刊
成果集萃
資助期刊
高端智庫
社團工作
資料下載
+
光明日報基金專刊
中國社會科學報基金專刊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馮波:中國現代文學鄉土意念的發生
2021-01-05 14:39
劉思文:地域學派 把握不同文化單元學術變遷的重要樣本
2021-01-05 14:36
付林鵬:周代樂政的確立及價值內涵
2021-01-05 14:32
劉略昌:新西蘭毛利文學 從口頭傳統到英語文學
2020-12-22 15:02
李海軍:19世紀在華英文期刊中國典籍譯介
2020-12-22 15:00
劉恆武:跨越海洋的輸日佛教石刻研究
2020-12-22 14:58
王建革 袁慧:明清“黃淮運湖”的治理
2020-12-08 16:00
陳鵬飛:漢魏服制論罪的禮法合治意義
2020-12-08 15:59
邱志誠:宋代吳中水患的常態化治理研究
2020-12-08 15:52
劉俐李:漢語方言學的實証轉型
2020-11-17 13:13
徐愛軍:疏通中醫針灸傳承鏈
2020-11-17 13:11
汪曉雲:口耳之學 談何容易
2020-11-17 13:09
朱漢民:范仲淹《易》學對宋學的開拓
2020-07-07 10:00
白鴻葉:圖寫邊疆 圖証歷史
2020-10-27 10:43
阿布都外力·克熱木:研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
2020-10-27 10:41
袁劍:邊疆匯聚成中國
2020-10-27 10:39
黃科安:閩南語歌仔冊 中華文脈與民間記憶
2020-10-13 13:52
洪飏 張祎航:“絕學”不絕於耳
2020-10-13 13:49
王方:漢服成為中華文化符號的觀察
2020-09-29 10:48
王曉珍:甘肅魯土司圖像中的文化融合
2020-09-29 10:47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陳赟:《齊物論》與共生秩序的建構
2024-07-16 14:36
程渤:明清刻帖的典型分類及帖石體例
2024-07-02 15:09
於淼:富於變化發展的漢代隸書文字
2024-07-02 14:45
李成:舊大陸東西方轉磨的起源、演進與交流
2024-06-18 15:15
魏棟:戰國竹簡推進“夏商周釋地”
2024-06-18 15:13
姚權貴:民間契約裡的漢字文明
2024-06-06 10:24
真大成:“今字”與“近字”
2024-06-05 16:24
賀晏然 褚國鋒:孔門賢哲與明清儒家奉祀家族的生成
2024-05-22 11:12
馮兵:朱熹對曾子著述的考辨及其意義
2024-05-22 11:10
賈雯鶴:陶淵明詩異文考証二例
2024-05-07 13:12
王東峰:以杜還杜:古籍整理還原文本原貌
2024-05-07 13:08
張禮艷:西周都邑社會結構的考古學觀察
2024-04-23 10:16
李何春:西南井鹽開發、利用的歷史經緯
2024-04-23 10:12
陳芸:熱烈的生命之舞 ——論裡爾克與現代舞蹈
2024-04-09 17:03
楊莉馨:中國古典美學的西方行旅: 羅杰·弗萊的中國藝術研究
2024-04-09 16:54
劉永海:宮觀山志繪圖種類說略
2024-03-12 16:20
李新貴:由表及裡:中國古地圖分類標准
2024-03-12 16:07
孫聞博:“卓絕千古”:秦漢縣制及其意義
2024-02-28 16:23
孫寶:南北朝“選官—文學”混合體的形成與影響
2024-02-28 16:17
王丙珍:赫哲族魚皮文化藝術的生態審美記憶
2024-02-02 10:54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主管主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
©1999-2019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5103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