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張禮艷:西周都邑社會結構的考古學觀察

張禮艷2024年04月23日10:1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考古學視角下西周都城的社會結構研究”負責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張家坡銅器窯藏出土孟簋      作者/供圖

西周都邑是西周王朝的核心區域,其社會結構是西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諸多不同層面綜合而成的架構。越來越多的考古學証據表明,西周都邑的基層社會組織、手工業生產是與族群構成、社會分層相關聯的。綜合利用目前所見的考古學資料,包括墓葬、青銅器窖藏、青銅器銘文、建筑遺存、手工業遺存、車馬坑、馬坑等各類遺存,考察西周都邑的族群構成、社會分層、社會生產和分工、基層社會組織等問題,有助於豐富歷史及考古學界對西周社會結構的認識。

西周都邑族群構成上的兩系歸一

綜合西周都邑墓葬和青銅器銘文兩類材料,可大致勾勒出西周都邑的族群構成總體情況:主體人群均分為兩類,一類是周人(或稱周系人群),一類是殷遺民(或稱商系人群)。豐京地區除了周人和殷遺民以外,還有少量羌人以及來自西北地區的人群。

西周都邑周人墓地和殷遺民墓地在空間分布形式上呈現出共同的規律:單純的周人墓地和以周人為主體的墓地數量遠遠少於單純的殷遺民墓地。以周人為主體的墓地數量雖然少,但規模相對較大,分布集中,如黃堆墓地最新勘定的范圍達28萬平方米。殷遺民墓地數量雖多,但分布較為分散,墓地規模相對較小。周人和殷遺民墓地在空間分布形式上存在差異。以周人為主體的墓地中,殷遺民墓葬年代都為西周中晚期,如黃堆墓地B區、姚家墓地南區、張家坡村西1967年發掘西區、張家坡村西發掘區北區。與之相關聯,在單純的周人墓地中,如賀家墓地,墓葬年代集中在西周早中期,多數單純的殷遺民墓地年代也相對較早。說明西周早期周人和殷遺民墓地相互獨立,西周晚期殷遺民與周人共同埋葬於同一墓地,墓地形式的變化,反映出殷遺民與周人的融合過程。

西周都邑的商系墓葬特征在西周時期發生過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墓葬特征又恰恰都是殷遺民墓葬中具有身份地位標識意義的方面。與此同時,能夠辨識出來的高等級殷遺民墓葬數量相應減少,這一現象應該與殷遺民貴族習俗的轉變有關。在與西周文化的融合過程中,首先發生融合轉變的可能是殷遺民中的上層貴族,他們接受了周人的器用制度、車馬埋葬形式、殉葬習俗等。西周都邑地區西周晚期的殷遺民墓葬等級呈現降低的現象,說明此時保留殷遺民習俗的主要是下層民眾,在“禮不下庶人”的歷史背景下,平民階層埋葬習俗上對舊有傳統堅守得反而更長久,在墓葬中仍延續著挖建腰坑、俯身葬、墓向東西向、隨葬陶簋、陶豆等代代相傳的習俗。

西周都邑社會階層的分化與重組

西周都邑地區發現的墓葬、車馬坑和馬坑、建筑遺存、青銅器銘文等出土材料証明,西周都邑存在顯著的社會分層。西周都邑地區主體人群分為周系人群和商系人群,不同族群在身份層級以及彰顯身份層級的方式上存在差異。

從動態發展上看,西周都邑地區的階層流動和重組現象已經發生,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周人和殷遺民墓葬等級整體上存在消長變化,殷遺民墓葬等級呈現逐漸下降趨勢。二是殷遺民墓葬中具有身份地位標識意義的特征逐漸減少或消失不見,如挖建腰坑、殉人和殉牲、東西向墓葬、俯身葬等標識殷遺民身份的習俗,都是在西周早期數量最多,其后經歷了逐漸減少乃至消失不見的過程。豐鎬地區西周晚期的殷遺民墓葬中,不再隨葬青銅酒器,銘文中的族徽和日名到西周晚期已不見。三是車馬埋葬形式發生變化,西周中晚期殷遺民墓地中很少見有西周早期習用的原始系駕形式的車馬坑,也極少見周人習用的馬坑。四是同一區域居住和使用人群發生過轉變,如張家坡村東和馬王村一帶西周晚期的窖藏主人為周系人群,擔任王朝臣屬,而這一帶的西周早中期的墓地族屬卻為殷遺民,暗示區域內人群主體的變化。同樣的現象亦見於周原遺址賀家西北一帶,賀家墓地均不見腰坑、殉牲,年代集中在先周晚期至西周早期,一般認為是單純的周人墓地。而賀家北一帶近年發掘的墓葬常見腰坑、殉狗,墓葬年代在西周晚期,表明該區域在西周晚期已經變成殷遺民集中居住的區域。土地所有權變更現象反映出不同家族政治、經濟實力存在消長變化。五是同一家族不同代別的人物在不同時期擔任的職務和社會地位不同,如裘衛家族的變遷,最早的裘衛身份為掌管皮裘生產的司裘,到旅伯時成為邑人膳夫,與姬姓大貴族通婚,門第顯赫。西周都邑地區考古材料從不同角度呈現出諸多變化,表明西周都邑不僅存在層級分明的社會分層,而且階層流動與重組現象已經發生,其間既有殷遺貴族習俗的轉變,又有周系中小貴族的崛起,也伴隨著不同家族間土地及人口等方面實力的消長變遷。

西周都邑社會生產的專業化與分工

根據西周都邑出土的生產工具種類和數量,結合三個地區手工業作坊址的發現,可大致勾勒出西周都邑社會生產的面貌。作為西周時期政治中心的豐鎬地區,農業生產、手工業生產、漁獵生產發展均衡,有相當比重的農業生產和漁獵生產是該地區不同於周原和洛邑地區的特點。在手工業生產門類中,豐鎬地區制陶業和制骨業是比較發達的產業,豐鎬地區農業、漁獵業相對來說發達,可能是骨器生產廣泛開展的基礎。豐鎬地區看似與都邑定位不匹配的農業生產和漁獵生產活動的存在,卻在各類社會生產之間形成了彼此互相關聯的類似產業鏈的依附關系。周原地區手工業生產門類齊全,但相較而言,制陶作坊數量卻比同時期的豐鎬地區少很多。豐鎬地區制陶作坊址或地點至少有133處,而周原地區歷年調查發掘的制陶作坊址僅6處。周原地區除制陶生產不太發達以外,其余各手工業生產門類齊全,顯現出均衡發展的局面,包括鑄銅生產、石制品生產、骨角器生產、蚌器和漆木器生產等。這些不同門類的手工業作坊規模不等,以大型作坊為中心形成南北兩個手工業園區。與發達的手工業生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原地區在西周時期發現的農業生產工具和漁獵業生產工具並不多。洛邑地區發現了西周時期規模最大的鑄銅作坊址,其余門類的手工業生產基本不見,農業生產和漁獵生產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比很小。

豐鎬地區農業、漁獵業與手工業中的制骨業和制陶業形成了一種產業鏈式的共生關系,也是三個都邑中唯一農業和漁獵業佔比較高的都邑。周原地區主要發展手工業,各種手工業門類均衡發展,產業結構綜合穩定,形成手工業生產片區。洛邑地區僅發展手工業生產中的鑄銅生產,其與豐鎬地區在社會生產結構上似乎形成了互補和依附關系。西周時期三個都邑在社會生產上各有側重,周原地區是手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綜合發展的經濟中心,從事手工業生產的工匠有相當一部分為殷遺民。豐鎬地區主要生產門類形成農業漁獵+制陶制骨模式,而洛邑地區則主要發展鑄銅業。

基層社會組織

從“邑裡並存”到“邑裡合一”

從現有資料出發,探討西周都邑的基層社會組織情況,可以各個聚落功能區為考察的空間單位,歷時態梳理西周不同時期人群構成、階層構成和社會生產情況。這些相關聯的因素相互交織,使得探討西周都邑的基層社會組織情況需要綜合考慮族屬、階層、社會生產與分工,單純從墓葬材料出發,以血緣或地緣來解釋西周都邑的基層社會組織已無法匹配當時社會的復雜情況。

西周都邑不同聚落功能區的遺跡組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單純墓地或單純居址,需與其他聚落功能區形成功能上的互補,方能與某個特定人群的活動空間相對應。此類聚落功能區可稱為“居、產、葬分離”模式,採用人群主要是周系人群,社會組織形式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可稱為族邑。第二是墓地、居址、手工業作坊址同時並存的聚落功能區,此類聚落功能區可稱為“居、產、葬合一”模式,採用人群主要是商系人群,尤其是遷居在西周都邑大型手工業作坊區專職從事手工業生產的殷遺民,很可能是按照“裡”的形式進行管理。

“裡”是周人參照商人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管理都城地區殷遺民而形成的基層社會組織。被遷置在西周都邑的殷遺民,脫離了土地,成為專職的手工業匠人,由周王直接控制,他們生前的生產、生活集中在“裡”中,死后沒有專門的土地用於埋葬,因此形成墓地、居址、手工業作坊址合一的聚落功能區模式。在西周建國初期,周人將殷遺民遷置西周都邑,採用“裡”作為基層社會組織形式。而周人原有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組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仍然繼續保持。周人在居葬形式上有專門的居住區、專門的墓地、專門的田地或山林、貴族能夠受封土地用以農業生產,高級貴族有自己的採邑。西周早期周人和殷遺民在管理形式上的區別涇渭分明,隨著殷遺民與周人逐漸融合,周人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組織逐漸向地緣性轉變,保留殷遺民葬俗的墓葬出現在周人墓地中。從青銅器銘文資料看,西周都邑另一種比較特殊的基層社會組織形式為“師”,“師”是兼具軍事和行政的社會組織,具有不同的層級結構,擔任師職的人物以周人為主,士兵既有周人,又有殷遺民。

融合了商人和周人的地域性基層社會組織在西周都邑的出現,並不是從西周初年就有的,而是在周人與殷遺民逐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伴隨殷遺民與周人的融合,基層社會組織形式也相應發生變化。西周晚期,隨著殷遺民身份認同的轉變,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組織被打破,殷遺民與周人埋葬於同一墓地中。相應的,在居住形式上,也出現周人與殷遺民雜居而各有分地的現象,此時基層社會組織已經不再單純以血緣為紐帶,真正具有了地緣性質。

(責編:孫凱佳、黃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