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本辦概況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基金管理
基金專刊
成果集萃
資助期刊
高端智庫
社團工作
資料下載
+
最新成果集萃
雅俗並重研究出土文獻
[2016-08-11 08:3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治經濟學解讀
[2016-07-28 14:58]
汽車社會交通治理的倫理之維
[2016-07-28 14:56]
中國能夠戰勝人口老齡化嚴峻挑戰
[2016-07-28 14:55]
於雪棠:英美學者《庄子》文本研究簡述
[2016-07-20 09:06]
顏海英:古埃及神秘哲學的現代啟示
[2016-07-20 09:05]
卜彌格:中醫文化西傳的拓荒者
[2016-07-19 08:25]
彭國忠:識見宏達深刻卓拔
[2016-07-07 09:18]
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生態
[2016-07-07 09:17]
李金華:尋求經濟學研究范式的互通共融
[2016-06-16 08:27]
吳越濤:“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的六大趨勢
[2016-06-16 08:27]
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共商共建共享
[2016-06-16 08:25]
譚善明: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修辭學轉向
[2016-06-08 10:09]
朱良志:傳統文人畫的人文價值
[2016-05-26 16:28]
徐黎麗:“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命力何在?
[2016-05-24 10:33]
葉初升:期刊應利用新媒體服務社會實踐
[2016-05-12 08:35]
夏福英:宋代對《大學》詮釋的另一路數
[2016-05-12 08:35]
龔延明:繩鋸木斷重構宋代四萬進士檔案
[2016-05-12 08:34]
林樂昌:張載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貢獻
[2016-05-12 08:26]
趙慶元:充分運用辯証思維方法
[2016-04-27 08:27]
陳歷明:翻譯 復調的文化對話
[2016-04-27 08:24]
姚志偉:互聯網立法問題的若干思考
[2016-04-21 08:43]
劉淵: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更好發展
[2016-04-21 08:38]
把“X+”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雙創”的重要抓手
[2016-04-21 08:37]
朱孝遠:歐洲文藝復興的當代啟示
[2016-04-13 09:48]
劉慶柱:古代都城考古揭示多民族統一國家認同
[2016-04-08 14:27]
新出墓志:中古文學研究的重要載體
[2016-04-08 14:26]
梁華:透視期刊選題困境的破解
[2016-03-29 15:16]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出版成果選介(2016年1-2月)
[2016-03-28 13:30]
胡濱 鄭聯盛:加快建立網絡借貸監管框架
[2016-03-24 08:33]
桑百川:推動企業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重構
[2016-03-24 08:30]
吳福象:重塑經濟地理格局的國家區域發展新戰略
[2016-03-24 08:27]
孫杰:綜合看待運用經濟學研究范式
[2016-03-16 15:18]
馬士遠:《尚書》學與漢代政治倫理
[2016-03-15 08:58]
張利軍:服制與中國早期國家管理模式
[2016-03-02 10:14]
李天虹:出土戰國楚簡及其研究價值
[2016-03-02 10:10]
李振剛:大生命視域下的易學創新
[2016-02-22 08:40]
那仁朝格圖:13—19世紀蒙古法制的興衰
[2016-02-22 08:39]
探索民族精神家園的建構史
[2016-02-18 08:32]
展現“中國故事”的多民族魅力
[2016-02-18 08:31]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主管主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
©1999-2019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5103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