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桑百川:推動企業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重構

桑百川2016年03月24日08:3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推動企業積極應對全球價值鏈重構

  當前,全球價值鏈正在跨國公司主導下發生重構,這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挑戰。中國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其中,不斷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全球價值鏈重構是當前世界經濟的顯著特征

  近年來,世界經濟開始逐步從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創中走出來,但恢復狀況仍不穩定、不均衡、不強勁,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遇到了結構性阻力,增長速度下降較為明顯。總體上看,全球價值鏈重構趨勢已較為明顯。

  其一,跨國公司向全球公司轉型是全球價值鏈形成和重構的基本動因。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突破國家地理界線,將價值鏈各主要環節進行全球布局,吸納和整合優質資源,極大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大批跨國公司海外資產、海外員工、海外銷售額的比重均超過半數,由此而伴生的企業價值鏈延伸到全球形成全球價值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跨國公司在需求緊縮的危機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促使其進一步降低成本,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尋找價值窪地,重構全球價值鏈。

  其二,主要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是全球價值鏈重構的推動因素。歐美等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戰略,修正因制造業過度外包引發的實體經濟產業空心化問題,打破了全球生產體系的原有分工,導致高端制造業逐步向發達國家回流。中、印等新興經濟體為避免被鎖定在價值鏈低端,日趨重視科學技術投入和發展,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朝著全球價值鏈上游進取。東盟等新興經濟體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出台優惠政策,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加工制造環節。

  其三,發達國家主導國際經貿規則變遷,欲在全球價值鏈重構中佔得先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和國際服務貿易協定(TISA)都致力於建立高水平的貿易、投資自由化規則體系。這些規則旨在強化跨國公司在知識產權、服務貿易、對外投資上的利益,將具有競爭優勢的服務價值鏈進一步向全球延伸,同時削弱新興經濟體的國際競爭優勢。新規則雖不會導致我國被全球價值鏈邊緣化,但無疑會增加向價值鏈上游提升的現實難度。

  其四,全球價值鏈重構帶來跨國公司全球生產的再布局。隨著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各種生產要素價格不斷攀升,我國在生產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削弱。與此同時,居民購買力增強使我國成為世界主要消費市場。在此種新形勢下,跨國公司一面將勞動密集型價值環節向我國周邊國家轉移,一面著力擴大滿足我國市場需求的投資,這必將導致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發生變化。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結構正在從以母國市場為中心的“中心—外圍”式離岸生產布局為主,轉向以東道國市場為中心的近岸生產布局為主。

  全球價值鏈重構給我國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全球價值鏈重構帶來的挑戰不言而喻。從產業層面看,我國面臨“高端封鎖”與“低端鎖定”雙重夾擊。在高端環節,跨國公司利用國際經貿規則的主導權不斷強化競爭優勢,吸引高端制造業回流,加強服務價值鏈與制造價值鏈的融合,使我國產業向高端攀升的難度增大﹔在低端環節,跨國公司基本固化了產業鏈各環節的主導權,我國多數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和增加值較低,並不具備主導價值鏈的能力。從企業層面看,我國本土跨國公司剛剛嶄露頭角,距離全球性公司還有很大差距,微觀基礎支撐的缺失,直接影響到在全球價值鏈重構上的話語權。

  不過,全球價值鏈重構也給我國帶來機遇。新的國際經貿規則以投資規則為主要內容,投資自由化深入發展,不斷增加對跨國投資的保護,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戰略機遇期。我國已經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進入世界500強行列,不斷積累著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高鐵、核電、電信設備、工程裝備、家電等一些行業生產成本低、技術領先、安全性能可靠,也日益成為國際優勢產能。另外,我國國家外匯儲備規模龐大,若能有效抓住機遇,構建和完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動融入和升級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應當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應對全球價值鏈重構的思考與建議

  作為全球經濟循環中最為關鍵的鏈條之一,佔據了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就意味著掌控了整個價值鏈的財富流向。未來全球競爭是價值鏈競爭,中國應大力構建自己的全球價值鏈,進而由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

  一是推動企業確立全球型發展戰略和完善治理結構。中國企業隻有順應發展要求,變革經營理念,調整治理結構,充分利用全球的技術、管理、資本、市場、人才、信息等優質資源,才能在全球性公司的國際競爭中取勝。既要依托全球資源在全球設置採購中心、制造組裝中心、研究設計中心、營銷中心、服務中心和管理中心,通過價值鏈若干環節外包或企業並購打造全球價值鏈,又要從中心輻射型管理向全球網絡型管理轉變,還要從為股東利益服務、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向包括股東責任、全球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在內的全面責任轉變。

  二是以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快打造服務價值鏈。全球價值鏈發展和重構不僅發生在生產領域,更廣泛地拓展到服務領域。我國要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離不開構建全球服務價值鏈。從制造業開放的經驗看,推進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不但有助於利用國際優質服務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而且有助於我國服務資源進入國際市場,參與整合全球價值鏈,在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中獲益。

  三是轉變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思維,推動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一方面,堅定不移地改善營商環境,加強反壟斷、反腐敗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創造所有類型企業平等、公平的制度條件,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對外商投資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擴大市場准入,吸引全球價值鏈中的各環節落地,推動中國企業在與跨國公司合作競爭中不斷提升價值鏈地位。另一方面,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部門通力協作,支持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

  四是改革國際貿易統計方法,鼓勵企業追求出口增加值。現行國際貿易統計關注進出口商品的總值,不能反映全球價值鏈和貿易增加值的情況,扭曲了真實的貿易流向和國際競爭力水平。鑒於此,要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統計規則的制定,以貿易增加值核算彌補傳統貿易統計體系的缺陷﹔引導企業摒棄簡單追求出口額擴大的思路,轉而關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高貿易增加值。

  (桑百川,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主要目標與政策”首席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