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明確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不僅是對學習者的告誡,同時,也是施教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對於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和社科普及來說,學以致用也應是宣傳、普及的理念之一。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科學理論,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探索、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的總結和概括。科學理論的最終目的在於指導人們的實踐。理論來源於實踐,最終還要回到實踐。實踐是人民群眾的實踐,理論回到實踐,就是回到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所掌握。人民群眾學習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社科知識,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並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一句話,學習不是為學而學,而是為了應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和社科普及,要明確學以致用的理念,著眼於人民群眾對理論的運用。也“隻有同指導實踐相結合才能把理論學深學透”。
明確學以致用的理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和社科普及,就要在轉化上下功夫。要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科學知識,通過人民群眾的學習、掌握,轉化為促進科學發展的理性力量。大眾化和社科普及要從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入手,實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要幫助群眾通過科學理論和知識的運用,解開疙瘩、打破瓶頸、拓展思路,讓群眾享受運用科學的樂趣和成果。
明確學以致用的理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和社科普及,應該重視宣傳、普及的內容要精、要管用。鄧小平曾經指出,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知識,蘊含的內容是豐富而廣泛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理論知識完全普及給普通群眾、讓他們讀大本本。這不是我們不主張系統地學習,應該說系統地學習對於全面掌握理論是非常有益的,但對於廣大群眾來說,掌握基本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及有重點地學習,可能更符合大多數群眾學習和工作的實際。這樣,可從學以致用的角度來概括和提煉重點、精華、主要的內容,以及與群眾思想認識和實踐過程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理論內容,向群眾進行普及,使群眾掌握,用以解決思想認識和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理論在解決問題中煥發出無限魅力。使人民群眾在學理論、用理論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並激發起他們持續學習、永久學習的熱情,把學習和應用作為一種人生常態凝固在自己的人生中,使馬克思主義和社會科學理論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永恆的精神武器。這或許也是理論普及追求的最佳效果。
(本文由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社會科學普及》課題組供稿,天津社科院張博穎、張達執筆)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