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道德資本的消解
對於世人來說,2011年是對資本主義反思的一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此起彼伏的罷工、示威和抗議聲中度過了失落的一年,留下的是混亂、矛盾和衰退。美、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僅經濟復蘇乏力,沒有從深陷的經濟困境中脫身,還面臨著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全面危機,昭示著資本主義制度性危機的深入展開。
更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資本主義國家無力從根本上解決其內在的矛盾。“失效的經濟政策”導致經濟危機持續蔓延,而“失敗的政治制度”是過去一年西方國家留給自己的最佳標簽。
美國的民主體制曾被廣泛效仿,但美國在這一體制上長期積累的道德資本,在過去短短一年中幾乎被消耗殆盡。在以形式民主之名、行資本專制之實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下,歐美等國政府不是積極削減不合理經費開支,而是通過消減民眾福利等措施不斷向民眾轉嫁危機后果,甚至直接祭起強力部門的大棒干預代表99%人利益的抗議活動。由於西方民主政治謊言的破產,在“佔領華爾街”及其國際運動中直接出現了 “消滅資本主義!”的口號,並提出要用真正的人民民主替代虛偽民主外衣掩蓋下的大公司統治等具有深遠影響的政治改革訴求,這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社會運動的歷史上較為罕見。
在社會層面,過去一年中西方社會結構的失衡開始加劇。其主要表現是,各種群眾性罷工和抗議活動愈益頻繁,社會分化苗頭凸顯。“佔領華爾街”傳導至全美及世界80多個國家的城市,裹挾了各階層人群﹔英國爆發了32年來最大規模公營部門大罷工,抗議“付出更多、工作更久但獲得更少”。抗議范圍的擴大和活動的持續,昭示著西方社會中生產資料的資產者和無產者間的鴻溝進一步加深,表明西方社會結構在危機的持續沖擊下正發生裂變和分化。
文化地位的衰落,是西方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在其內部,由於西方國家對華爾街金融資本家和下層民眾呼聲的不同態度,催生了民眾的普遍不信任感,削減了西方文化對國內民眾的凝聚力。“佔領華爾街”讓世人聽到了普通美國民眾“反對債務奴役!”、“我們是革命的一代!”、“我們需要工作,我們需要革命!”等強烈呼聲,極大地沖擊了美國民眾的文化價值理念。在其外部,西方國家對西亞北非民主政治和民眾權利的兩面干涉手法,顯露出其崇尚自由等文化價值觀的虛偽性,也在相當程度上削減了西方文化對他國民眾的吸引力和親和力。
值得警惕的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混亂和矛盾,也將給未來世界發展帶來更多的變數。由於資本主義國家慣於從政治手段尋找克服體制危機的出路,因此,未來國際政治領域的分化和重組進程將加快,外交爭端、貿易爭端、金融戰乃至局部的軍事斗爭,都有可能激化。同時,在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沖突和普通大眾的壓力下,西方社會中超越各種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而指向社會主義的那些建言或替代計劃,可能被提上日程並逐步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 |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