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保障。全會《決定》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按照《決定》提出的要求,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全面貫徹黨管人才的原則,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要實施好“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造就各領域各門類高層次領軍人物,推出和表彰一批人民喜愛、有國際影響的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要適應文化改革發展新要求,加強專業文化工作隊伍、文化企業家隊伍建設,重視發現和培養社會文化人才,扶持資助優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課題、領銜重點項目,抓緊培養善於開拓文化新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掌握現代傳媒技術的專門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適應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國際化人才。要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涌現的各類文化人才,充分發揮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分子的作用,充分調動文化志願者的積極性,打造一支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隊伍。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作風建設,努力追求德藝雙馨。德,就是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精神、價值取向、社會信譽,以及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追求等,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文藝工作者立身處世之根、人格魅力之本。藝,就是藝術才華、藝術能力、藝術思想、藝術風格、藝術境界等,是藝術造詣的集中展現,是文藝工作者成就事業之基、藝術魅力之源。德與藝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人品決定藝品,立藝先要立德。唯有德藝雙馨,才能使高尚的人品和高超的藝品相得益彰、行之久遠。德藝雙馨不是他人的主觀臆斷,而是文藝工作者用自己實踐鋪就的人生軌跡,是歷史和人民的客觀評價。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自覺把德藝雙馨作為畢生奮斗的目標,積累豐富知識,提高精神境界,培養高尚人格,樹立良好形象,努力成為既富有崇高精神內涵又具有高超藝術才華的文藝家,成為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的名家大師。
同志們,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是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在團結凝聚廣大文藝工作者、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擔負重要職責。希望新一屆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全委會認真落實中央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頭等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正確文藝方向,堅持發揮自身優勢,創新管理體制、組織形式、活動方式,更好地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基本職能,更好地發揮組織、引導、維權的重要作用。為此,我提幾點希望:
第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廣大文藝工作者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謀劃工作,從人民群眾願望要求出發開展工作,使文聯、作協工作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要引導和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始終與黨和人民站在一起,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用德藝雙馨的標准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文化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進程中展現藝術才華、鑄就藝術輝煌。要關心和愛護文藝工作者,政治上充分信任,創作上熱情支持,生活上真誠關懷,善於同廣大文藝工作者特別是有影響的代表人士交朋友,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第二,提高服務水平、加強行業自律,更好地發揮文聯、作協在行業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要改進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適應文化體制改革的新形勢,加強與各類文化單位的聯系,廣泛團結各種組織形態、各種所有制的文藝工作者以及民間文藝工作者、業余作家、網絡作者等各方面文藝人才,在評定職稱、參與培訓、申報項目、表彰獎勵等方面一視同仁、做好服務。要加強行業自律,突出抓好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建設,努力概括提煉文藝界的核心價值觀,研究出台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和各文藝門類的行業規范,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自尊自重、崇德尚藝,切實履行好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職責。要加強行業維權,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維權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依法維護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發揮獨特優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要充分發揮文藝界人才聚集、名家薈萃的優勢,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國際文學藝術組織的溝通聯系,積極參與國際文學藝術交流重要活動,努力爭取國際話語權。要有計劃地邀請境外文學藝術界知名人士來華訪問,為他們了解中國文化提供機會,通過他們向世界介紹和傳播中國文化。要進一步加強同香港、澳門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強同台灣的各種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第四,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工作水平。要適應文化改革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創新文聯、作協管理體制、組織形式、活動方式,更好地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要全面加強文聯、作協黨員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深入開展體現“三貼近”要求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提高文聯、作協凝聚力戰斗力。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勢下文藝界人民團體的地位、作用、職能、任務,建立健全學習培訓機制、表彰激勵機制、行業自律機制、維權服務機制、對外交流機制,逐步形成以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為主,地方文聯、作協和專業協會相協調的服務管理網絡,提升文聯、作協服務文藝界的能力,努力把文聯、作協建設成為團結服務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溫馨和諧之家。
各級黨委要把文藝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貫徹落實好黨的各項文藝方針政策,深入研究文藝工作新情況新特點,及時解決涉及文藝繁榮發展的重大問題,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要加強文藝戰線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准,選好配強領導班子,充分發揮文藝戰線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加大支持力度,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要加強對文聯、作協工作的領導,理順工作體制,創造工作條件,支持文聯、作協充分履行職責,更好發揮作用。
在座的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新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都是全國文藝界的優秀代表,具有廣泛代表性和社會影響力,是文聯、作協工作的中堅力量。委員的身份,既是榮譽,更是責任。希望大家珍惜榮譽,牢記使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負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期望,帶頭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履行章程賦予的職責,認真執行文聯、作協工作安排,團結凝聚廣大文藝工作者,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各位委員,同志們、朋友們!中華民族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向偉大復興,中國人民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昂首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欣欣向榮、前景廣闊,廣大文藝工作者使命光榮、大有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革創新,奮發進取,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