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项目查询   专家查询   网站地图   重大项目要览   管理规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章选登

"马克思学论坛"概述: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文本解读 (4)

  2011年05月13日14:03  来源:中央编译局网站

  杨金海:马克思实际上也讲到过合作社的问题。他认为,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极的扬弃,工人合作工厂或合作社是积极的扬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股份制虽然已经有了局部的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性质,但它建立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私有制,而是要得到更多的利润,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合作社则是工人自觉联合起来建立的具有局部的生产资料共同所有性质的生产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剥削他人。

  所以,我不太赞同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的观点。马克思曾经讲过,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是公有制的萌芽,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制。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研究不够,把股份制当作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所以,在股份制改造中遇到了很大阻力。今天,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股份制是一种带有一定公有制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应当有,但如果把它看作完全意义上的公有制,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对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内部可以产生公有制的因素,并可以一步步壮大,逐步接近社会主义公有制,但还不等于公有制。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完全意义上的公有制才有可能形成。实践证明,像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即使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不可能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只能够通过局部公有制向完全意义的公有制逐步过渡。过去我们认为建立公有制可以用人为的方式即通过消灭私有制来实现,今天看来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进一步讲,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整个社会制度的公有制性质,不是指局部的,更不是指某个股份公司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性质。认清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最近的经济危机问题,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这完全是西方的解释,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马克思早就讲得很清楚了,这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制度问题,说到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两极分化造成的。1998年的金融风暴到今天正好10年,这也证实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预言,即10年左右就会产生一次。那为什么过去不是10年出现,而是更长时间出现危机呢?这是因为从1929年起,西方运用了凯恩斯主义,即采用了政府干预政策,减缓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次数。这更加证明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社会制度问题。那么,马克思讲的公有制是什么,将来会怎样发展呢?锦芳讲要从马克思的文本中解读,这是一个好方法,但还不够,只采用这个方法解读可能找不出答案,马克思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答,他只是按照当时的实际和逻辑推理得出了一些结论,认为将来的制度应当是对现有制度的扬弃,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制度。我理解,将来在股份制基础上如果能够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有可能逐渐实现自由人的联合,逐渐接近完全意义上的公有制。在中国是这样,就其他国家来说,从总趋势上看,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总目标。这次中国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主要是政府控制得比较好。因此,股份制的发展会趋向于社会主义,趋向于社会公平,但不会自发地达到完全公平,变成公有制,还需要代表整体利益的国家从总体上调节。总之,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应当被理解为股份制的简单加和,它的最高标准是按需分配,因此,它的完全实现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需要国家调节。正如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所说,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美国如果搞社会主义,欧洲如果更加社会主义化,不会使人惊讶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首页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