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來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發展和改革的具體和重點問題,凸顯為如下方面:1. 強化政府的全面職能轉變。需要清楚認識到,全面轉變政府職能,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政治路徑,也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來說,職能的進一步定位是一個綜合性問題,職能的進一步創新是機構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流程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的要求,政府職能的轉變和實現職能的方式需要全面轉變和創新﹔2. 合理確定各級行政機構、人員和支出規模,建立廉政、實干、高效的公務員隊伍。目前我國政府機構和人員規模存在結構不合理現象,管理層級偏多、中央政府人員偏少、公共服務人員不足及公共服務意識欠缺,這方面的問題迫切需要逐步加以解決﹔3.全面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多方面推進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綱要和目標,因此,按照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要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進一步轉型,使得政府的公共性得到進一步實現,使得服務行政和民主行政得到進一步落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發展的總主題,其內容涉及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方面面。在這其中,就當前來看,尤其需要關注的內容包括理順政府層級和部門之間權、責、能之間的關系,強化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和制度執行力,提高政府服務的水平和效率,理順決策、執行和監督之間的關系,規范行政流程,實現政府服務和管理方式的創新,推行政府績效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加強電子政務和電子治理,進一步優化公務員隊伍建設等等﹔ 4.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則,建設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5. 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關系到公共服務是否實現及其實現程度,關系到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進程和績效,同時,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也關系到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的強化和發展,因此,從政事關系入手,按照分類改革要求,展開事業單位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完善的題中應有之意﹔6.從人與制度的關系的優化著眼,多層次、多維度、多方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就是說,不僅在制度和規劃層面,而且要著力在理念和價值層面,實現行政管理的創新。
從行政管理學學科發展和學術研究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研究路徑主要應該有四個方面創新:第一,創新知識資源。首先,擴展知識資源的視野。不僅是單方面的引進,而且需要本土化。其次,不僅拓展,而且需要交融和交匯多方面知識資源。再次,不僅需要交融和交匯,而且需要深化貫通。這就是說,本土的與國外的、現代的與古代的知識資源應該相互交流和交匯,當前,尤其需要從當今中國本土知識資源出發,來考慮和審視古今中外的知識資源,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第二,創新知識基礎。創新知識基礎的本質,在於創新知識出發點,從中國行政管理的生動實踐出發,而不是從書本知識出發點,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究的必然要求。建國60周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和改革業已形成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我們的研究應該從單純的知識引進轉向從中國本土的歷史、經驗、實踐出發,從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出發,來考慮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並進行理論的上升和概括。第三,創新研究方法。以科學理性的精神實現研究方法的創新,既要有哲學的方法和規范的方法,也要有經驗分析方法﹔不僅採用行政學、管理學的方法,而且採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和心理學等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的方法。隻有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才能科學、合理、准確地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並爭得我們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第四,創新思維方法。研究中國問題,簡單採用西式線性邏輯思維,很難把握中國行政管理實踐和體制運行和演進的辯証關系,因此,需要更多地採用辯証思維,來展開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研究。
(本文系作者在年會上的總結發言。)
(作者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中國行政管理》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