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王浦劬>>文章精選

王浦劬:關於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究的幾點認識

  2012年11月30日16:15  來源:《中國行政管理》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原則和發展路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和國家從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基本原則和步驟方法,並堅定不移地推進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從而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

  就其基本過程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和改革貫徹了政治性與行政性緊密結合的原則。人民共和國的主權要求,治權必須切實深入貫徹政權的意志和要求,因此,在實際運行中,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體現出政治與行政緊密結合的特點,其具體體現在國家政治重心和政府治理內容轉變的緊密結合、國家職能與政府職能轉變的緊密結合、政治體制機制與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和轉變的緊密結合、政治權威與治理權威運行方式優化和轉變的緊密結合、政治體制與行政管理體制建設目標取向的緊密結合,比如和諧政治建設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結合,效率、效能、公平、正義等價值要素均衡發展的有機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在改革、穩定和發展的協調平衡中,貫徹了適應改革和推進改革的雙重作用原則。這種雙重作用原則體現著行政管理體制與社會之間的辯証關系,一方面,行政管理體制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要求,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兼顧,循序漸進”為基本改革理念,以“立足國情,漸進改革,逐步改善,適時革新”為改革的總體思路,不斷調整完善改革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行政管理體制的中國特色。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民生社會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不斷發展改革創新的行政管理體制,對於中國社會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發揮著國家治權和政府行政特有的巨大能量和力量,發揮了引領、推進和貫徹改革開放和建設發展的巨大作用,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模式的特色。

  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的結構功能是遵循強化行政能力、責任和績效的原則進行調整、建設和發展的。從中國行政管理體制發展和建設的過程看,其內部結構功能的配置,並不是簡單地按照所謂“有限政府、有限責任”理念進行的,也不是抽象地在結構的“合理性、科層性或者扁平性”之間進行選擇的,而是按照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實際要求,遵循強化行政能力、行政責任和行政績效的原則進行的。正是在這一原則下,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以政府職能轉變為著眼點和基礎,逐步精簡政府機構,優化組織結構,建立現代公務員制度,改進政府管理機制,改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實施績效管理,構建了行政管理體制內部權責能結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在建設和改革中貫徹了集中行政體制與民主行政機制的結合原則。在社會經濟改革發展和政治建設過程中,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國家機構組織原則運行,集中統一配置行政權能和職責,積極克服官僚主義,提高行政效率,形成了強大的行政運行力和制度執行力。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依法治國進程的深化,中國行政管理的機制調整和改革,更多地體現著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行政的特色,中國的可治理民主、協商民主和參與民主在中國行政過程和機制設置中得到強烈的體現,而政務公開、行政問責、服務行政、協商決策、參與決策、行政監督都是其典型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在建設、改革和發展中,體現了制度建設與政策調整有機結合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改革和發展通常從現實具體行政管理問題出發,從制定或者改革相應公共政策著手,逐步上升到相關行政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改革調整和發展完善,進而再通過相關公共政策予以實施和落實。這一發展路徑,構成了中國行政管理體制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軌跡,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發展形成路徑。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