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豐子義

豐子義:歷史唯物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主題

  2012年11月26日15:46  

由於“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⑧實現人類解放的關鍵在於解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問題,因而作為時代問題的理論回應,歷史唯物主義必然要直面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並為解答這一關系問題服務。就此而言,資本的批判又離不開歷史唯物主義。恩格斯當年就指出,馬克思的“經濟學本質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的”。⑨盧卡奇認為,“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成了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典型基礎”﹔“經典形式的歷史唯物主義意味著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認識”。⑩馬爾庫塞也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最初在資本主義社會是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唯物主義的宣言而出現。在這一點上,這個唯物主義的原則,是揭露使人受物質生產盲目結構奴役的社會批判工具。”(11)

歷史唯物主義對於資本與勞動關系批判分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所內含的關於社會歷史的基本立場、觀點以及所具有的矛盾分析法、批判辯証法、從后思索法等,都發揮著獨特的功能。除此之外,歷史唯物主義在總體認識、把握資本與勞動的關系以及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方面又有著頗為特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過下述兩種形式體現出來的。

一是“祛蔽”的作用。早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時期,馬克思就把以往用神的旨意、絕對觀念、人的本性和意志來解釋歷史的形形色色理論和觀點,從歷史領域驅逐出去,為研究人類社會和歷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時,馬克思又用“祛蔽”的方法,對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正是通過對這些拜物教的批判,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物與物的虛幻關系”揭示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從而使商品世界的本來面目得到還原。不僅如此,馬克思還對其他各種令人著迷的以至常常引起誤解的經濟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誠如馬克思所講:“日常經驗隻能抓住事物誘人的外觀,如果根據這種經驗來判斷,科學的真理就總會是奇談怪論了。”(12)馬克思之所以致力於揭露與驅霧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從各種虛幻關系中揭示出背后的真實關系,進而通過革命的方式改變這種關系。這正是歷史唯物主義“祛蔽”功能的革命意義和實踐價值之所在。

二是“穿透”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本身的形成,就是馬克思通過各種社會現象的研究,穿透各種表層,走向歷史深處的結果。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借助唯物史觀,對資本主義各種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作了透徹的分析,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這種“穿透性”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從物的關系看到人的關系。凡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看到物與物之間關系的地方,馬克思都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二是從量的關系中把握質的規定。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隻關注生產交換中量的關系方面不同,馬克思始終把分析的重點放到資本主義生產質的規定上,進而從量的關系背后發現其所隱藏的勞動與資本的關系。三是從自然形式中發現歷史形式。對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往的經濟學家歷來將其解釋為社會生產的永恆的自然形式。馬克思則認為,這種抽象形態的生產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任何生產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並受特定的社會形式制約的,因而具有明顯的“歷史形式”。

歷史唯物主義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剖析確實發揮著獨特的功能,但這種功能並不是以一種圖式來圖解資本主義經濟關系,而是以一種合理的方法論與思維方式來對這些關系進行具體考察。正是借助於這種方法論與思維方式,資本的內在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得到了透徹的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題也得到了具體的解答。

歷史唯物主義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對資本主義社會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在於為探索社會主義社會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不僅透徹說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規律,而且通過資本內在矛盾的分析,明確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出路隻能是社會主義,闡明了實現社會主義以及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一般條件與道路。因此,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以及資本批判理論和關於人的解放的理論,使社會主義真正由空想變成了科學。這些理論既為我們研究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也為我們探索社會主義具體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於我們今天認識、研究當代社會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對待與我們的論題密切相關的這樣一些現實問題上有其重要的當代價值:一是關於人的生存發展問題。應當看到,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的生存發展狀況就整體而言有了較大改善。但是,這種發展並不是平衡的,也不是平坦、順利的。特別是在全球化條件下,人的生存發展面臨著諸多嚴重問題,陷入種種困境。從經濟領域來看,全球化的發展固然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但又造成了世界性的兩極分化、分配不公,同時引發了全球性的貧困問題、失業問題、糧食問題、經濟危機問題等,給人的生存發展帶來嚴重威脅。而且,資本、技術、資源等的全球快速流動,可能頃刻間使一些企業破產,導致大量工人失業﹔全球性的激烈競爭和巨大的變革浪潮,使勞動者很難主宰自己的命運﹔新的國際分工又使人的職業形成新的片面化和固定化。從政治領域來看,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使得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發展權、人權無從得到保障﹔全球經濟政治組織特別是跨國公司對發展中國家的操縱、控制,不僅使這些國家的主權受到威脅,而且使民眾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民眾的政治訴求和意願也受到很大限制﹔在“新帝國”的操控下,不少國家、民族擺脫了老殖民主義,卻又陷入新殖民主義,人的發展既難自由又難全面。從文化領域來看,伴隨全球化的發展,西方的強勢文化不僅給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造成巨大沖擊,而且潛移默化地動搖著這些國家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造成民族認同與價值認同上的危機﹔這種強勢文化向心理層次的滲透,使得人們的潛在欲望、需要和心理受到左右,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由此失去了正常的社會心理基礎。上述這些困境要想得以改變,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更為重要的還是像馬克思所說,必須首先改變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制度。隻要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制度依然存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不過是一句空話。

二是關於資本及其作用問題。要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必須對資本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恰當的利用。資本通常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另一種是作為社會關系的資本。在馬克思的視野中,這兩種資本並不是分離的,而是內在結合在一起的:資本的本質是社會關系,載體則是生產要素﹔生產要素隻有被納入社會關系之中才能成為資本。因此,“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它體現在一個物上,並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13)從資本的規定和本性可以看出,資本雖然不是物而是社會關系,但又不能離開物,社會關系的力量就是借助物的力量來實現和發展的。正因如此,由資本的規定和本性必然會產生出資本的雙重作用:一種是借助物的力量而產生的創造文明的作用,另一種是從社會關系中產生的追求價值增殖的作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在這兩種作用的支配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於資本的本性及其雙重作用,馬克思作過非常深刻的歷史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對於我們認識和對待今天的資本也是非常有益的。資本作為資本,不會輕易改變其本性,總是要追求價值增殖,但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和制度環境中,它又有其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在社會主義社會,資本存在和運行的條件發生了變化,其規律作用的方式和功能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為此,既要承認資本、發展資本,又要恰當駕馭資本、引導資本。讓資本創造更多的財富,造福於人民,促進人的發展,這是歷史進步的必然選擇,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三是關於市場經濟問題。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必須發展市場經濟,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經之路。然而,發展市場經濟並不意味著完全聽憑市場的左右。市場與資本由其利潤最大化所驅動,發展往往是盲目的,一旦失去監管,其結果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全球化條件下更是如此。而且,資本總是把經濟利益作為追求的唯一目標,它不會關照和兼顧其他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因此,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加強市場的監管和資本要素的引導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值得指出的是,今天的全球市場,不完全是市場規律、自由競爭規律在起作用,資本積累規律、生產和資本集中以及壟斷的規律也在起作用。資本的全球擴張,一方面給各個國家的發展帶來某種機遇,另一方面又使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造成嚴重失衡,同時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使眾多國家面臨發展的災難。因此,重新認識和把握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對於我們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頁。

②梅林:《保衛馬克思主義》,吉洪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頁。

④《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1—892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9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8頁。

⑩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316、312頁。

(11)馬爾庫塞:《理性與革命》,程志民等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第55頁。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4頁。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0頁。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京)2012年3期

(責編:張湘憶(實習)、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