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蔣乾麟提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官兵,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軍隊理論武裝工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部隊、教育官兵,對於進一步打牢官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礎,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這一觀點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同樣適用於地方社會主義建設實踐。
四、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建設任重道遠
新中國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在許多高校相繼成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為核心的整個學科體系趨於完善。程恩富、胡樂明提出,探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規律,合理設置學科目錄、學科邊界、學科結構、學科功能和學科體系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學科發展的努力方向。
張興茂提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就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整體,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科學體系,而非片面地或者僅僅把馬克思主義局限於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是在強調其整體性的前提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李昆明認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教育學生、培養人才,是新中國60年來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基本經驗。“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肩負著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書育人、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和構建全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歷史重任。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教學,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就是要拓展理論視野、深化理論認知、完善知識體系,實現理論體系向知識體系轉化﹔體現在教學模式上,就是要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實現知識體系向學生的思想素質能力轉化。韋定廣認為,從加強學科建設角度考慮,需特別注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必須注意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研究對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則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主要任務。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需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即如何重視經典作家著作的學習和閱讀,以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性的認識﹔怎樣從社會理想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層面,把握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核心主題﹔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屬性及其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
此外,與會學者還就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傳播、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和軍事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婦女理論、列寧現代化思想、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載體創新、大黨與大國的發展之道、國慶紀念的社會功能等問題交換了看法,進行了研討,在某些領域達成了共識。(鄭科)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