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王偉光: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2011年05月13日13: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偉光: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吸收中國和外國哲學的精華,用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哲學話語體系建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哲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

  哲學是對世界萬事萬物在世界觀和方法論層面的認識。應從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高度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是唯物主義反映論,主張實踐第一、認識源於實踐。毛澤東同志形象地用“實事求是”這句成語概括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實質和靈魂。“實事求是”,從哲學上講,堅持了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從思想方法上講,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實事求是”,就是從事物本身的固有規律中求得規律性的認識。“實事求是”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又是唯物主義反映論的本質。“實事”就是具體實際、具體實踐,凡是具體的都是特殊的,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特殊性﹔“求是”就是從具體實際、現實實踐中求得客觀規律和普遍真理,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一般性。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般性的普遍真理傳入中國,要為中國人民大眾所接受並成為他們的行動指南,就必須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與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形式相結合,也就是說,從內容到形式都應當實現本土化。

  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又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主張人的認識源於實踐,正確的認識一旦產生並用於指導實踐,就可以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既在於認識世界,更在於改造世界。中國要改造客觀世界,就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使之為中國人民所接受,從而轉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

  辯証唯物主義認識論還是辯証的反映論,主張人的認識來自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往復循環。這是人的認識發展的辯証規律,也是真理發展的辯証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恩格斯從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客觀條件出發,繼承西方先進思想和西方文化表達形式而創造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到俄國,列寧用於指導俄國革命實踐,並結合俄國的國情和俄國革命的實踐、採用俄國的話語體系加以創新,從而形成了列寧哲學思想。列寧哲學思想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般”,又包括了俄國先進思想的“特殊”,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的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同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的創新發展,是符合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


【1】 【2】 【3】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