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進入新世紀以來,文本解讀逐漸成為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總體格局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和研究路向,研究者在注重改變過去那種單純依據作品中的片言隻語便對馬克思思想進行概括和提煉的做法、注重在比較思想史視野和當代實踐格局中討論文本中提出的具體問題以顯現其意涵變遷和現實意義的同時,特別關注國外“馬克思學”界的研究動態,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歷史考証版”新的編輯、研究狀況。本文就是對這方面情況的介紹和評論。
把馬克思生前所撰寫的全部文字以全集的形式整理出版,是恩格斯晚年的夙願,在結束《資本論》第3卷的整理工作以后,他曾經著手籌備全集的出版。然而,天不假以時日,他就賚志辭世了。梅林在編輯《卡·馬克思、弗·恩格斯和斐·拉薩爾的遺著集》時曾經提到編全集的事,但實際上並沒有更多地推進這項工作。此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如火如荼,對閱讀和研究其著作的要求愈益迫切,各種形式的文集編纂計劃紛紛上馬,然而,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囊括“德意志人民兩個偉大兒子的全部著作遺產”的願望歷經一個多世紀,到現在也仍然沒有實現!
迄今為止,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編輯中有獨立價值的版本(這裡所謂有“獨立價值”指的是下列情形中的一種:首次以原始文字排印﹔雖非原始文字但翻譯最早、最全者﹔編排體例方面有獨特之處﹔其他文種版本的母本)計有:俄文版(1928-1946,29卷﹔1955-1981,50卷)、德文版(1957-1968,39卷﹔1973、1974,2卷)、英文版(1975-2004,50卷)和歷史考証版。這其中后者是收文最全、考証最權威的版本。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証版(Karl Marx\Fri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簡稱MEGA),又稱國際版或原文版。對於那些生前著述甚豐但沒能全部出版,或者手稿仍處於散亂狀態、沒有完成或保留著幾個過程稿,以及留存著大量不供發表但在其中明顯透露或表述了自己的觀點、思路乃至思想和情感歷程等的筆記、札記和書信等等的思想家,西方學術界有編纂其著述“歷史考証版”的傳統,即“按原始文稿刊出全部著述”,特別著眼於定稿以外的准備稿、過程稿、修正稿和補充稿等等。馬克思恩格斯著述的歷史考証版第1版是與俄文第1版同時開始編輯的,但兩者的編纂原則、方針不同,后者“是供廣大讀者閱讀的,它並不是供學術研究的包括卡·馬克思和弗·恩格斯全部著作的完整的版本”﹔前者則力圖“以最大的准確性有系統地再現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精神遺產”,也就是說,編入該版的全部著作都要按作者寫作時所使用的文字發表,除已經完成的著作和書信,還收入未完成的手稿及其准備材料,其目的是供專業研究者學術研究之用,為出版其他文字的馬克思著作全集提供基礎的版本。主持其事的達維德·梁贊諾夫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誠如有的論者所說:“馬克思研究之所以成為一種特殊的科學,首先是因為有了梁贊諾夫的科學工作、編輯工作和組織工作”,“是他為馬克思研究打開了真正無限廣闊的歷史和國際視野”。歷史考証版第1版1927年開始出版,到1935年,9年內共出版了12卷13冊(其中第1卷為兩冊)。這一版本為馬克思恩格斯權威著述的編纂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后因主持其事的梁贊諾夫在蘇聯“肅反”運動中被捕,這一巨大的過程便夭折了。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