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時期,還有很多先進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到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當中。如沈澤民1921年翻譯過列寧的《討論進行計劃書》和《第三國際議案及宣言》等書。茅盾(沈雁冰)1920年翻譯《共產黨的出發點》、《美國共產黨宣言》及《國家與革命》等。李達從1921年起至1933年,翻譯《唯物史觀解說》、《哥達綱領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等馬克思主義著作35種,達200余萬字。張聞天摘譯《共產黨宣言》並全譯了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等。瞿秋白譯介了《費爾巴哈論》、《列寧論托兒斯泰》等大批馬克思主義著作。惲代英譯介了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
正如董必武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所題:“其始於細,其成也鉅”。這些翻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人數雖少,但卻成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橋梁。中國共產黨的許多早期領導人都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接受、學習並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毛澤東在這一時期首先接觸了《共產黨宣言》,他對這一經典著作反復閱讀,深加思考。正是在研讀了多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后,青年毛澤東的思想發生重大轉變,“從此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創建起來並成為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的政治力量,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也引起了我國空前的歷史巨變。 (陳漢良 陳國慶/西北大學)
![]() |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