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五四時期翻譯活動與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傳播 (2)

  2011年05月13日13:31  來源:光明日報

  1919年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初步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作用和中國工人階級的戰斗力量,也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這期間,很多經典的馬克思主義著作被翻譯介紹進來。如,1919年5月食力在北京《晨報》上刊載了《勞動與資本》,即馬克思的《雇俑勞動與資本》﹔李大釗在《新青年》上摘譯了《哲學的貧困》,等等。五四運動后,一大批進步知識分子走上共產主義道路,其中的許多人便受到了譯介過來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影響。

  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方面,李大釗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於1919年譯介《馬克思的唯物史觀》,1920年3月在北大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譯編馬克思主義著作,在1919年主編《新青年》時,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並發表了他的三萬字長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包括其中的社會學進行了科學評價,文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唯物史觀、經濟學說與社會學理論的統一。同年,《晨報副刊》在李大釗的主持下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欄》,連載了馬克思的《勞動與資本》(即《雇佣勞動與資本》) 譯文,接著又連載了考茨基的《馬氏資本論釋義》(即《馬克思的經濟學說》)譯文。李大釗等人譯介的關於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著作,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和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起了關鍵性作用。

  1920年,上海《國民》雜志第2卷第3號刊載了由費覺天翻譯的《馬克思底資本論自序》(即《資本論》第1版序言)。同年李大釗部分翻譯了《共產黨宣言》。陳望道在1920年首先全文翻譯了《共產黨宣言》,他所譯的全譯本《共產黨宣言》收藏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檔案館,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全譯本。陳望道早年在日本留學時研讀過社會主義理論,回國后積極參加進步思想宣傳活動。1920年初,他開始秘密翻譯《共產黨宣言》。當時,他躲在一間破舊的柴草棚裡,除了要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還要防備敵人的搜查。陳望道用了三個多月時間譯完此書。《共產黨宣言》中譯單行本第一版印刷1000本,很快贈售一空。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社會主義研究社又於9月出版了第二版。

【1】 【2】 【3】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