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五四時期翻譯活動與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傳播

  2011年05月13日13:31  來源:光明日報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規模較大的翻譯活動,其中以鴉片戰爭后的西學翻譯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為最重要的一次。在這次翻譯活動中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翻譯家,如嚴復、章太炎、梁啟超、李大釗等。在這個翻譯群體中,以李大釗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翻譯活動,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學者認為,“這個時期的翻譯活動發揮了歷史規劃和主體召喚的巨大作用。”(張立波:《翻譯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晚清以降,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了多次侵略戰爭並圖謀瓜分中國,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就在此時,一批有識之士倡言向西方學習,並開始埋頭翻譯西方著作,從堅船利炮到科學技術,從社會學說到民主政治,他們希望從西方思想學說和政治制度中找到拯救中國社會的良方。在這個過程中,嚴復、章太炎等人翻譯的有關西方社會學著作,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鋪墊了道路。辛亥革命之后,中國社會依然處於軍閥混戰的動亂之中,中國向何處去?這是許多先進知識分子所執著探索的問題。為了拯救國家和人民,一大批知識分子紛紛赴日、法、德、俄、英、美等國,或勤工儉學或留學求知,繼續尋求救民救國的真理。在此過程中,他們中有許多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學說,開始陸續譯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社會學思想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作為西方的一種思想學說,是隨西學東漸而傳入中國的。孫中山和梁啟超等人較早就有接觸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以及研究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証唯物主義的著作,但未產生重要影響。俄國十月革命后,少數懂外文的先進知識分子和民主革命先驅者以濃厚的興趣,組織人員對這些著作進行翻譯、出版,推動了其在中國的傳播。

  嚴復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譯家,他親自動手翻譯西方社會科學名著,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嚴復翻譯的西方名著涵蓋了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邏輯學等學科。社會學是他非常著力的門類。此后,西方社會學的著作就不斷被譯介到中國,據統計,當時關於社會學的譯著達近80種,根據西方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社會的自著之作也有近200種。在眾多的譯者中,既有嚴復、章太炎,梁漱溟等近代著名學者,也有陳獨秀、李大釗、陳望道、李達、李漢俊、瞿秋白、蔡和森等馬克思主義者。

【1】 【2】 【3】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