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化——現代化大農業的制度創新,隻有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才能調整農業生產關系,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
黑龍江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和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發展合作化基礎較好、條件有利。過去我在河南工作時,認為一個農戶經營30多畝土地就算是夠規模了,但在黑龍江,一個農戶經營幾百畝、上千畝土地是很平常的事情。特別是墾區作為我國耕地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有農場群,對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為推進合作化建設提供了廣闊空間。因為有這樣好的基礎條件,所以我提出要深入開展農資、農機、金融、科技、墾地等全社會、深層次、多方面的大合作,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把分散的作業統一起來,把分散的經營聯合起來,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目前,黑龍江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8583個,農民社員達19萬人,帶動農戶100萬戶,佔農村總戶數的25%。全省有66個縣(市、區)與農墾105個農場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墾區向地方推廣農業農機新技術596項、五大作物高產栽培模式1032萬畝,代耕、代播、代育1405萬畝。我到樺南縣泓源水稻專業合作社調研時發現,這裡入社農戶達到273戶,規模經營土地15000畝,平均畝收益達1514元,較成立前增加596元,增長64.9%,社員人均年收入達23343元。社員們高興地對我說,土地還是那塊土地,水稻還是那種水稻,但入了合作社后,土地變成了聚寶盆,水稻變成了搖錢樹。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黑龍江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合作化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強化政府扶持引導,不斷建立健全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利益分配機制,切實提高農民參與合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將進一步加強墾地合作,在全省推廣代育、代耕、代種、代灌、代管、代收,推動土地向墾區集中並由農墾統一經營,努力走出一條墾區領跑全省現代化大農業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產業化——現代化大農業的有效途徑,隻有不斷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才能實現農村分工分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黑龍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農產品加工鏈條短,精深加工程度低,農民收入主要靠賣糧。目前,發達國家農產品精深加工率一般在80%以上,而我省農產品精深加工率隻有30%。為提高全省農業產業化水平,我提出要用產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用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充分發揮農業生產優勢,重點抓好農副產品、畜牧產品深度加工增值,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模式,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食品和特色產品,積極支持龍頭企業跨區域經營,不斷拉長農副產品加工鏈條,全力打造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0年,全省農產品加工總量達到3500萬噸,同比增長10%。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近1700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已發展到近150戶。目前,全省種植業基地面積發展到8600萬畝,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80%以上。全省初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麥、馬鈴薯、畜禽、乳品和山特產品等八大農產品加工產業帶。全省龍頭企業產品銷售市場擴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龍頭企業的近3000種產品進入超市,有130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了進出口自主經營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黑龍江將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集中力量加速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促進黑龍江由農產品生產大省向農產品加工大省轉變。特別是將以千萬噸奶戰略工程和5000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戰略工程為重點,帶動全省畜牧業發展。到2015年,全省糧食實際加工量佔糧食總產量的85%左右,農產品精深加工比重達到5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4500億元,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
市場化——現代化大農業的必然要求,隻有充分發揮市場基礎作用,才能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
黑龍江農牧產品商品化程度不高,農村勞動力報酬較低,農產品價格始終在低水平徘徊,難以完全按照商品價值規律和等價交換原則來推動農業生產。我在調研中深刻體會到,黑龍江農民獲得的報酬、享受的待遇、佔有的資源,還無法充分體現勞動者勞動價值。這既是一個重大的經濟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實踐問題,要靠加快推進農業市場化來解決。為解決農牧產品商品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我提出要以農產品市場和農產品品牌建設為切入點,來解決農村勞動力價值低和商品化程度低的問題,切實提高農產品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增強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活力。三年來,在農產品市場建設上,雙城新勝蛋禽批發大市場、綏陽木耳大市場、寶清白瓜子大市場等一大批農產品流通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為搞活農產品流通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農產品品牌建設上,全省涌現出北大荒、完達山、飛鶴等一批國內名牌,響水大米、五常大米也享譽全國,提高了黑龍江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盡管如此,黑龍江的農產品市場數量還較少,規模還不大,層次還不高,還缺少買全國、賣全國的農產品大市場。黑龍江的農產品品牌建設也與農業大省地位不相適應,品牌知名度低,缺少名牌大牌。黑龍江的大米是全國最好的,但全省大米品牌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在市場上形不成絕對競爭力。同樣的品種,一斤大米有的能賣上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有的卻隻賣幾元錢。市場化程度不高,仍然是制約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突出問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黑龍江將大力推進市場化建設,以搞活農產品流通為重點,加快建設一批規模大、層次高、實力強的農產品批發大市場。切實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集中打造知名品牌,讓更多的黑龍江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出口世界。
![]() |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