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大的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這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勢的高度概括。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求更好地發揮它的優勢。
——實現和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並蓄的優秀文化傳統。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保証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動員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的姿態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証國家機關高效運轉,維護國家的統一和人民的團結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圍繞民主、團結兩大主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合乎中國國情,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平等、自治權利,促進民族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維護國家的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正確選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的基礎和具體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堅實依據。這些優勢,也通過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生產關系的法律形態,基本經濟制度直接影響著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並且將二者統一於現代化進程中。公有制經濟不斷成長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在改革開放中脫穎而出,從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提升到基本經濟制度組成部分的高度。通過股份制改造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混合所有制,促進了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這說明,這種基本經濟制度適應了當代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必將繼續發揮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作用。
——體現和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和發揮要通過具體制度實現。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的制度體系,沒有一套具體的實施方略,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會抽象化,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也不可能正常運轉,甚至會僵化。通過改革開放形成的富有生機與活力的各種體制,日益顯示出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巨大作用。人民當家作主得以體現,是因為有社會主義法制保護,有黨內民主帶動,有基層民主推進。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各民主黨派是與共產黨通力合作、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公有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很難發揮其優勢,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則如魚得水。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必須多樣化;公有制為主體強調的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公有制經濟優勢的發揮也來自其他經濟成分的競爭壓力。這一切,離開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就無從談起。而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也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法治的規范。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需要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改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保証和推動作用。繼續完成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第二個歷史任務,要求我們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當代中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僅包括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樣包括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執筆:劉海濤)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