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最新成果

訪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內忍·奇蒂教授:中印開啟全面合作新時代 (3)

本報記者 褚國飛  2011年10月11日14: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3 中印應展開系統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印兩國關系的發展前景如何?

  奇蒂:有研究預計,到2050年,金磚國家(BRICS,即印度、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南非)這個經濟體有望成為世界經濟的支柱。印度和中國是該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國際傳播理論改善兩個古老的亞洲巨人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兩國在BRICS框架協議內合作,但安全分析專家指出,兩國關系前景不容樂觀。

  安全分析專家Medcalf認為,對方各自參加的國際論壇均顯示兩國軍事領域合作也很有限。他指出,從地緣政治來看,兩國在能源領域的競爭、遠未解決的領土爭端,都影響著兩國關系。此外,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也無時不觸動著印度的敏感神經。其他分析對兩國關系也表示擔憂。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印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弗朗辛·弗蘭克爾(Francine R. Frankel)的說法,“過去幾年,中印兩國之間相互猜疑,關系惡化危險系數在上升”,雙方在海洋戰略上缺乏信任。

  當然,中印雙方政府為增進兩國關系在作積極的努力。2010年4月,新德裡為慶祝中印建交60周年,舉行了題為“印度和中國:公共外交,增進理解”的大會。印度總理特使、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Shiv Shankar Menon)指出,盡管印度和中國領土問題尚未解決,但這些並不能阻礙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中國大使也作了類似評論。同次會議上,印度對外事務部公共外交總干事透露,印度電視節目隨心所欲地丑化中國,致使青年人對中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負面印象。而他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

  在我看來,現在,新德裡處理印中關系時,心態更加成熟。前不久,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演講時談到有些印度青年對中國持負面情緒,在座的中國年輕研究生們感到很失望。我的印象是,他們對印度的態度是積極正面的。當時印度駐華大使館的一等秘書也在場,他認為完全獨立的印度媒體有時故意夸大其詞、嘩眾取寵,誤導了印度青年人。

  現實証明,中印雙方都有意願擴大合作,培育雙方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當前雙方合作領域確實有限。因此,開展系統的合作將使雙方受益。

  《中國社會科學報》:那麼,針對中印兩國開展並加強雙方合作這方面,您有何建議?

  奇蒂:我想給中印兩國的建議是,雙方應該尋找潛在的合作領域,創造互信、和諧的共享空間。甚至,雙方高層可共同組建聯合委員會,協調開展工作,積極鼓勵雙方在無爭議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通過媒體的傳播,擴大這些合作項目的知名度。

  兩國可以在很多方面開展互信合作,例如,太空領域的科學合作、教育合作、衛生合作和扶貧合作。王緝思指出,現在中國已經“從隻注重GDP的增長轉到全面關心經濟效率、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建立社會安全保障系統以及技術革新等領域”。加強社會安全保障和救濟領域合作,能夠提高因全球化而發展滯后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又如,電影、音樂方面的交流,也是雙方增加互信的另一個重要途徑。研究指出,中印兩國人民如何看待對方的社會和文化,對兩國增強和諧、互信至關重要。尤其是國內的一些民間政治團體,隨著國家實力的上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時,民間團體的聲音甚至會影響政府決策。

  中國和印度長期以來都相互吸引,這或許是互信、和諧的道德軟實力的種子,隻有雙方都有政治意願,最終才能開花結果。中印互信、和諧至關重要,這將會給兩國普通民眾、亞洲地區乃至整個世界帶來無限的發展機會。

【1】 【2】 【3】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