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社會建設:如何創新管理與促進和諧? (3)

——2011·學術前沿論壇上知名專家學者為社會建設貢獻智慧

  2011年12月23日08:33  來源:光明日報

  北京大學教授王岳川:文化強國亟須重建“漢字文化圈”

  當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全人類跟著西方文化模式走,是不是人類的福音?東方文化是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努力將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東方創新文化播撒為人類文明不可缺少的新文化元素?在恐怖主義、分裂主義、種族主義、原教旨主義、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籠罩的世界上,中國文化是否可以散發出一種清新剛正之氣以使世界增添可資選擇的和睦、和諧、和平的新方案呢?曾經輝煌的漢字文化圈已名存實亡,中國能否重振漢字文化和文化中國?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和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形勢下,東方文化的發言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文化的世界化將使東西方形成“世界新秩序”,這不僅能優化全球性的資源配置,而且可以改變民族國家體制中的話語運作結構。

  中國的發展在世界文明中越重要,中國文化在國際文化話語中就越重要。中國文化不僅是東方的,而且正在成為世界的。新世紀的中國文化不再亦步亦趨地追逐西方潮流,而是“走出去”成為人類和世界的!在我看來,文化走出去是東西方之間的差異性文化的魅力對話,是可持續地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和諧精神,是在經濟全球化中傳播守正創新、正大氣象的中國文化新精神。東西方對話,將取代西方的一元性,使人類和諧共生取代世界發展中的對立與沖突。

  東方的和平文化精神可以遏制西方的戰爭精神。發現東方,意味著大國文化身份重建與中國文化復興緊密相關,同時還意味著文化提升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重要標志,也是在文化守正創新中走文化強國之路,鑄造贏得世界均衡發展的基本保証。

  為此,“漢字文化圈”的輻射力亟須重建。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陶東風:開放包容價值理念促進社會和諧

  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

  結合近年發生的幾件震撼國人道德良知的事件,我們深切感到,道德危機已成為中國社會未來的最大危機,這個時候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具有戰略眼光。

  但是,一種能夠引領社會思潮,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的核心價值體系,又必須是真正得到大眾擁護因而能夠落實在行動中的。為此,它必須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包容性和基礎性,必須和開放社會、多元社會相適應,而且必須是在平等協商、民主討論后形成的全民共識。

  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型國家,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各組織,更不要說眾多的個人,都有著不同的信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理想等。能夠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的核心價值觀,不能不尊重這種多元性和差異性。因此,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和開放社會相適應,具有足夠的包容性。這樣,才能被不同階層和群體所接受,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具有基礎性和廣泛性。也就是說,能夠統一廣大民眾的思想,作為“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規范”發揮作用的核心價值體系,必須是基礎性的、能夠適應全社會不同階層和群體的,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要求。換言之,核心價值體系不能隻適合模范共產黨員、領導干部的高端道德標准,而必須是一般公民都能夠達到、也應該達到的基本道德標准。

【1】 【2】 【3】 【4】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