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務實啟動 (3)

本報記者 祝曉風 王建峰 夏萌  2011年10月11日15: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開山破路 探索經驗

  熟悉中國社科院的人都明白,實行創新工程是院黨組和院長陳奎元由來已久的考慮,也是社科院上上下下的一致願望和期待。這些年,陳奎元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要改革創新,他說:“現在應該考慮機構設置改革的問題。我們的管理方式與行政機構雷同,上行下效、上傳下達,照章辦事多,鼓勵自主創新少。各研究單位對於如何進行開創性的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缺少壓力、動力和競爭意識。這樣龐大的機構按慣性運轉,經常發生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帶頭人沒有人可帶,需要人帶的找不到帶頭人﹔團隊的組織達不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降低了效率,這些都必須予以改變。”在2011年的院工作會議上,陳奎元再次指出,“我院的體制、機構設置、人才使用和培育方式、研究成果的評價和獎勵辦法需要繼續創新。”他又說,“實施創新工程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有利於社科研究的組織方式、激勵機制和良好風氣。”

  8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啟動會議召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高全立主持會議。會議議程十分緊湊,幾位領導的講話節奏也很快,讓人感到一種緊迫感。王偉光對參會的8家單位的同志說,創新工程來之不易,責任重大,各單位要開山破路,探索經驗。李秋芳在對試點工作作說明時說,這8個試點單位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艱苦的論証”,“有戰略價值和很重要的學術意義”。

  8月24日,圍繞創新工程相關制度的一場“現場解答會”專門為各單位召開。院各職能部門的有關同志,面對幾十個所局關於創新工程的申報和實施等各方面的提問,一一認真作答。現場氣氛熱烈,會議從下午2點一直持續到5點。

  此前,院領導就表示,改革創新,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國的,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研究機構或高校的。他們成功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創新工程要增加人才、增加投入,但不是簡單地加減,不是簡單地加人、加錢、加機構、加編制。有一種不符合實際的理念,領導一交代任務,就要課題費,要編制,要人,要職級。搞創新工程,這種理念是要不得的。

  人,說到底還是人

  實施創新工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在用人制度創新、科研組織方式創新、機構設置創新、科研資源配置方式創新上做好文章,真正解放和激活科研生產力,調動科研、管理等各方面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創新工程成功與否的標准在於是否有利於調動科研人員、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否有利於研究所和研究室建設,是否有利於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精品成果,是否有利於出被全國學術界廣泛認可的學術大家和拔尖人才,是否有利於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這已經成為“社科人”的共識。高全立接受採訪時說,進人問題是新的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通過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良性“退出機制”。在創新單位的設置方面,強調創新崗位的設置要科學、合理,要嚴格創新崗位進入條件,確保進入創新崗位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在創新崗位聘用人員的管理方面,院裡確定了統一標准、統一考核、統一績效的管理原則。人員受聘時不分編制內外,不受原職稱、職務限制,主要看能否適應創新任務需要。

  針對上述一系列問題,有關領導對記者表示,創新工程從人事管理制度上進行了頂層設計,總的原則有兩條,一條是競聘上崗,一條是退出機制。

  “實際上,人員退出是個老大難問題,也是我們這次改革的初衷。這幾年,我們進行過一些改革,但因政策的不配套和現有環境所限而難以做到。” 張冠梓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局長,在接受採訪時一再強調,這次人事制度改革,是把建立和完善人員退出機制作為改革的重點,提出了新的用人管理辦法,“要解決出口問題,首先要改革進口問題”。

  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有它的內在規律性。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30多年來的管理體制機制,曾為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歷史性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社科院領導和廣大科研人員都意識到,目前的管理體制機制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越來越不適應,與黨和國家對社科院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院副秘書長、科研局局長晉保平接受採訪時說,分析這些差距,“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現在的機制體制已經滯后於形勢發展的需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是我院發展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對我院進一步發揮中央‘三個定位’作用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引領作用。”

  最近幾周對許多研究所而言,時間仿佛突然加快了腳步,時間的密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大家加班加點,研究創新工程的方案,論証創新項目,討論創新工程實施的方法。緊張繁忙的腳步、明顯加快的語速中,卻顯出一種堅定的信心和澎湃的激情。

  李秋芳說,各所工作扎實了,院裡的計劃也就扎實了。中國社科院的創新工程,要給全國的學術界帶個好頭兒。

  創新之潮在人們心中涌動。我們期待著。我們清楚地知道,時代也在期待著我們。

【1】 【2】 【3】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