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建議
中央國家機關的黨外知識分子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擔負著貫徹執行中央方針路線、制定國家宏觀政策和進行國家事務管理等重要工作。他們的價值取向、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央國家機關必須團結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努力為他們提供優良服務,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第一,加強黨的領導
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關鍵取決於黨的領導。各部門黨組織應加強對機關服務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指導,各部門機關黨委應加強對本單位服務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領導。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和改善對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服務,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在中央國家機關建設和任務完成中的作用。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黨委的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組織體系,設置工作機構,配備專職干部或明確人員負責做好黨外知識分子的服務工作。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照顧黨外知識分子的政治利益、物質利益、精神利益和社會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做到包容。黨的理想和目標包括了黨外知識分子的需求和願望,例如黨外知識分子的事業願望和政治願望﹔黨的奮斗和建設包括了黨外知識分子的工作和貢獻,例如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的知識優勢和專業特長﹔單位對利益的分配要惠及黨外知識分子,例如崗位安排、職務晉升、培訓機會、事業條件等都要兼顧到黨外知識分子﹔單位對分配標准和規則的制定要融入黨外知識分子的特點,例如關照相對特殊的需求和訴求等。
第三,搭建工作平台
中央國家機關服務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要組織形式和實現方式是搭建凝聚人心的平台,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最大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黨外知識分子通過建言獻策,貢獻自己的才智,發揮自己的作用。鑒於機關黨外知識分子的構成相對復雜、分散的特點,建議搭建長效的富有吸引力的平台,如通過舉辦高級論壇、峰會等形式,吸引黨外知識分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機關事務建功立業。為了增強機關黨外知識分子的歸屬感,各個部門應創新機制,構建和諧的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第四,堅持分類指導
在行政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優良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以平等原則照顧黨外知識分子的利益。人事管理關系到黨外知識分子在機關的最大利益。《公務員法》規定了人事管理的基本規則,中央組織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國家行政機關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應保証這些法律法規的正確執行。要保証專業職稱評定和課題立項的公平合理。在黨外知識分子數量較多的單位的學術委員會、專業職稱評定委員會、所長辦公會中,應有通過正常程序產生的一定比例的黨外知識分子代表參加。
第五,加強制度建設
建議依據《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根據中央國家機關的特殊情況,制訂《中央國家機關統一戰線工作條例》。通過《條例》的制訂和實施,讓黨外知識分子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的軌道,提供切實、有效的制度保障。《條例》應對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各類溝通平台的運作規則、運作程序做出明確規定。應該為黨外知識分子聯系會和黨外知識分子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設施保障和經費保障。
(執筆人:談宜彥、孫柏瑜)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