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有知識,更有追求和夢想——來自中央國家機關黨外知識分子的調查報告 (2)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統戰(群工)部專題調研組  2011年08月09日17:32  來源:光明日報

  六個期盼

  調研表明,中央國家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希望全面健康成長,希望獲得更多的機會,希望為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一,希望獲得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

  調查顯示,在2009年—2010年期間,機關黨外知識分子接受過培訓的人數佔53.8%,接受過2次培訓的比例佔16.6%。機關黨外知識分子隊伍中凝聚著不少優秀人才,他們分布於不同的專業,擁有廣泛的學術背景,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他們認為自己接受教育程度、知識結構、專業特長等都具有相對的局限性,因此渴望得到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他們希望能有機會到社會主義學院,到各級黨校學習深造,也希望通過參與更多的相關學術活動,站到當代社會管理和科學技術的前沿。

  第二,希望進一步提高建言獻策能力

  調查顯示,有80%的黨外知識分子不滿足於學術理論上取得的成果,希望這些成果早日轉化,深入實踐,服務社會。同時,他們希望擁有更多的建言獻策的機會。他們認為,機關黨外知識分子的履職能力,集中體現在建言立論方面,具體表現為要擁有話語權、發言權、建議權,說話要有“根”,發言要有“據”,建議要有“策”。要想做到這些,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建言獻策能力。

  50%以上的黨外知識分子希望有機會學習到更加扎實的調查研究基本功。他們坦言,隻有做好調查研究,才能如實反映問題,提出真知灼見,做到謀長遠之道,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同時,他們還希望有關部門不僅在時間、經費等方面對調查研究活動給予支持,還要把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調研課題交給他們,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提高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

  第三,希望得到更多輪崗交流的機會

  在2009年—2010年期間,中央國家機關黨外知識分子輪崗交流過2次的佔0.8%,輪崗交流過1次的佔4.5%,沒有輪崗交流過的佔94.7%。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希望,採取“搭台階、換舞台、壓擔子”等辦法,營造有利於自己健康成長的環境,給他們更多的輪崗換位的機會。他們希望通過挂職鍛煉、輪崗交流,到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的基層一線經受磨練,豐富閱歷。他們希望通過獲得更多的處理急難險重工作任務的機會,在處理突發事件和各種危機中去經歷風雨,增長才干。

  第四,希望更多參加機關事務工作

  調研表明,民主黨派成員兩年內多次參加過機關單位內的民主協商會、要事協商會的佔12.8%,無黨派人士佔24.7%﹔民主黨派成員參加過1次的佔11.5%,無黨派人士佔19.5%。民主黨派成員兩年內多次參加過機關內部事務意見征求、決策咨詢活動的佔19.4%,參加過1次的佔24.0%,沒有參加過的佔56.6%。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民主黨派成員參加機關事務意見征詢、決策咨詢的情況較差,一半以上的成員兩年內沒有參加過機關內部事務的意見征求、決策咨詢活動,這相對減少了他們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機會。座談會上,一些機關黨外知識分子表示,希望能夠不斷擴大他們參政議政的知情范圍和參與范圍,充分發揮他們高素質的優勢,發揮他們在反映社情民意、協調社會關系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

  第五,希望加強與決策層的聯系溝通

  調查顯示,民主黨派成員在2009年—2010年期間與本機關中共黨委或部門負責人有過多次聯系、溝通、交談的為23.9%,無黨派人士為23.5%。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希望能有更多的與機關領導決策層的溝通機會。他們說,一方面,獲得較多的聯系溝通機會,能更好地建言獻策,為社會發展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他們希望在參與溝通過程中,得到各級領導和組織人事部門的肯定,獲得更多“知人善任”的機會。

  第六,希望有發揮作用的更大平台

  在接受調研的黨外知識分子中,民主黨派成員沒有行政級別的佔25.6%,擔任正科級的佔8.3%,擔任正處級的佔20.7%,擔任副司局級的佔6.6%。機關黨外知識分子成員中,沒有行政級別的多,擔任各級行政職務的少。他們說,作為機關黨外知識分子,大多是各行業、各專業的行家裡手,大都有遠大抱負,希望在機關行政上有更大的作為。他們希望,進一步完善人才公平競爭機制,進一步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為機關黨外知識分子人盡其才提供制度保障。

【1】 【2】 【3】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