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三) (4)

(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三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2011年07月25日17: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996年

  3月18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4月25日 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北京簽署中俄聯合聲明,宣布兩國發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

  7月15日—17日 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江澤民發表講話,強調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8月3日,國務院作出《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

  10月7日—10日 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事業。

  12月9日—12日 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召開。翌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1997年

  2月19日 鄧小平逝世。25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追悼大會。

  3月28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試行)》。2010年1月18日,該准則經修訂后重新頒布。

  5月2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

  5月29日 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強調要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

  6月4日 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決定制定和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隨后,科技部組織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又稱“九七三計劃”)。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 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舉行,宣告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等出席儀式。7月1日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開始履行防務。

  下半年 東南亞國家爆發金融危機。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堅定信心,心中有數,未雨綢繆,沉著應付,埋頭苦干,趨利避害”的指導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採取擴大國內需求的一系列措施,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成功應對了金融危機。

  9月2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底以前,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月12日—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國5800多萬黨員。江澤民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報告。大會提出21世紀前50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著重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會通過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日,十五屆一中全會選舉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委主席,批准尉健行為中央紀委書記。

  9月12日 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將在今后三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

  10月26日—11月3日 江澤民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

  12月16日 江澤民與東盟國家首腦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聯合聲明,確定中國與東盟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伙伴關系。

  12月 江澤民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是新時期軍隊建設的兩個歷史性課題。解決好“打得贏”、“不變質”這兩個歷史性課題,是部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998年

  3月3日—14日 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舉行,選舉李瑞環為全國政協主席。

  3月5日—19日 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選舉江澤民為國家主席、國家中央軍委主席,李鵬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胡錦濤為國家副主席,決定朱镕基為國務院總理。會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調整和減少專業經濟部門,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管部門,國務院部委從40個減少到29個。

  3月30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4月2日 中歐領導人舉行首次會晤並簽署聯合聲明,決定建立面向21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伙伴關系。2003年第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雙方決定建立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至2010年10月,共舉行13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4月3日 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5月10日 國務院作出《關於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繼續實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糧食收儲企業實行順價銷售、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三項政策。

  6月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切實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主要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爭取用五年左右時間,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就業機制。

  6月中旬—9月上旬 中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鬆花江流域出現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團結奮戰,取得了抗洪搶險斗爭的全面勝利。

  6月24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

  7月3日 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提出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城鎮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7月 中共中央作出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一律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決定。本年底,軍隊、武警部隊和各級政法機關與所辦經營性企業徹底脫鉤。到2000年3月,這項工作基本結束。

  10月5日 中國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10月12日—14日 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召開,通過《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必須長期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以勞動所得為主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

  11月2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的意見》。“三講”教育由此開始,到2000年底基本結束。

  同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2010年11月10日,該規定經修訂后重新頒布。

  11月25日—30日 江澤民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宣言,宣布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12月7日 江澤民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提出擴大國內需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國內市場的基礎上。

  12月18日 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大會舉行。江澤民發表講話,高度評價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全面闡述20年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主要經驗。

  1999年

  1月5日—11日 中共中央在中央黨校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金融研究班。此后,中央又先后就財稅、國際形勢與世貿組織、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江澤民文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等專題舉辦研討(究)班。至2011年,共舉辦11次。

  1月13日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2000年至2010年中國教育發展的目標。

  2月13日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

  3月13日 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召開。江澤民發表講話,指出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根據中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而確定的基本國策。

  6月1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

  6月17日 江澤民在西安主持召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指出,必須不失時機地實施西部大開發,這是一項振興中華的宏偉戰略任務。翌年1月16日,國務院作出《關於成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的決定》。10月26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增加資金投入、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對內開放、吸引人才和發展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8月20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23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技術創新大會。

  9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舉行大會,隆重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

  9月19日—22日 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召開,通過《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使國有經濟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支配地位。全會增補胡錦濤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10月1日 首都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江澤民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講話。

  11月20日 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並安全著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載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順利著陸。2008年9月25日至28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員首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

  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 中葡兩國政府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宣告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等出席儀式。20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進駐澳門履行防務。

  12月 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決定,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核心和方向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發展道路是以機械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實現軍隊現代化跨越式發展﹔重要原則是堅持一切從國情軍情出發,走自己的路,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軍隊的政治優勢。

  2000年

  2月20日—25日 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月14日,江澤民在江蘇、浙江、上海黨建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3月2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通過試點,探索建立規范的農村稅費制度和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的辦法。農村稅費改革首先在安徽省進行試點。

  10月9日—11日 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召開,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指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新世紀開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翌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

  11月8日 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同時開工建設,標志中國西電東送工程全面啟動。

  12月30日 國家統計局宣布,200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三年脫困目標基本實現。

  12月 全國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在各地陸續展開。到2002年5月基本結束。

【1】 【2】 【3】 【4】 【5】 【6】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