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豐子義

豐子義:“世界歷史”與資本主義

——《資本論》語境中的“世界歷史”思想

  2012年11月26日15:55  

【作者簡介】豐子義,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 100871)

【關 鍵 詞】《資本論》/世界歷史/資本主義/唯物史觀

馬克思早期對世界歷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觀的創立交織在一起的,而從19世紀50年代起,則是同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方面,馬克思從世界歷史的觀點出發深刻闡明了資本主義的起源、興起和發展的動力、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國際矛盾、對外貿易政策以及資本主義的危機與極限等﹔另一方面又具體揭示了資本主義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重大影響,即對世界歷史關聯程度,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世界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趨勢的巨大作用。世界歷史與資本主義就是在這種同生共長、相互促進的關系中向前推進的。

歷史理論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是近年來國內外學術界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在這一問題上,不論眾多學者持何種觀點,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這一思想也由此受到高度關注。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關注的是馬克思早期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而對馬克思19世紀50年代后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過程中所闡發的世界歷史思想雖有所涉及,但沒有給以應有的重視。要深化全球化與資本主義關系的研究,應當充分注意馬克思這一時期有關世界歷史新的闡述。

馬克思終其一身,始終沒有停止對世界歷史的探索和研究。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理論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要跟以前的哲學劃清界限,因而對世界歷史的研究是和新的哲學探索尤其是唯物史觀的科學制定交織在一起的。可以說,離開了他的世界史觀,不可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觀﹔反過來,離開了唯物史觀,也很難准確把握其世界史觀。從50年代開始,馬克思理論研究的重點開始有了新的轉移,這就是不再停留於一般社會歷史理論的研究上,而是用剛剛制定的唯物史觀來解剖、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為此,從50年代到60年代,馬克思將主要的精力花在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分析上,即花在《資本論》的研究、創作上。正是這種研究重點的轉移,確定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研究的基本方向。在這一時期,馬克思研究世界歷史的主旨,主要是用來剖析資本主義社會,以闡明資本主義的起源、發展及其運動規律。這一時期有關世界歷史思想的闡發,都是和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經濟現象、經濟關系的分析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從此意義上又可以說,離開了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就不能有對資本主義社會透徹的分析﹔反之,離開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也難以正確認識和理解其世界歷史思想。馬克思在這一時期對於世界歷史研究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研究的視野和思路也是非常開闊的,這從他對政治經濟學研究計劃的制定以及對《資本論》結構的不斷調整上可以看得出來。

馬克思雖然從1843年巴黎時期就開始研究經濟學,但真正開始進行獨立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創作是在50年代后半期。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著名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在其《導言》中,馬克思首先闡明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而后便根據這些原則擬定了自己未來的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第一個計劃,認為“應當這樣來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規定,因此它們或多或少屬於一切社會形式,不過是在上面所闡述的意義上。(2)形成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結構並且成為基本階級的依據的范疇。資本、雇佣勞動、土地所有制。它們的相互關系,城市和鄉村。三大社會階級。它們之間的交換。流通。信用事業(私人信用)。(3)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來考察。‘非生產’階級。稅。國債。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國移民。(4)生產的國際關系。國際分工。國際交換。輸出和輸入。匯率。(5)世界市場和危機。”[1](P46)第四、五篇顯然是把資本主義作為一個世界體系來考察的。

1857年11月上旬至中旬,馬克思結束了《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貨幣章”的寫作。與此同時,他又重新考慮了自己著作的結構,並在這一章的末尾提出了一個修改的意見,認為“在考察交換價值、貨幣、價格的這個第一篇裡,商品始終表現為現成的東西。……但是,商品世界通過它自身便超出自身的范圍,顯示出表現為生產關系的經濟關系。因此,生產的內部結構構成第二篇。[資產階級社會]在國家上的概括構成第三篇,[生產的]國際關系構成第四篇,世界市場構成末篇﹔在末篇中,生產以及它的每一個要素都表現為總體,但是同時一切矛盾都展開了。於是,世界市場又構成總體的前提和承擔者。於是,危機就是普遍表示超越這個前提,並迫使採取新的歷史形式。”[1](P177-178)

馬克思修改后的這個計劃同《導言》中提出的第一個計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仔細對比也可以發現,這個修改后的計劃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這就是對末篇中世界市場的強調和說明。在這裡,馬克思把生產以及它的每一個要素都納入到“總體”中來考察,然后再來研究它們之間的內在矛盾﹔而構成這一總體的前提或承擔者,就是世界市場。因為正是世界市場,使世界的經濟聯系形成為一個整體或總體,每一種經濟現象都表現為這一整體中的一個要素,並受整體發展規律的制約。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危機的出現決不是孤立的現象,而同世界市場直接相關,可以說,這種條件下的危機就是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要克服這種危機,當然要“超越這個前提”,採取新的歷史形式。換言之,就是要借助世界市場來消滅世界性的危機。

1858年,馬克思在准備正式出版自己的經濟學著作時,又根據他在草稿中的新的研究成果,對書的結構進行了重新編排。同以前的五篇結構不同,這次他把自己的全部著作分為六個分冊,即“(1)資本(包括一些緒論性的章節)﹔(2)地產﹔(3)雇佣勞動﹔(4)國家﹔(5)國際貿易﹔(6)世界市場。”[2](P531)

按照這一新的設想,馬克思於1858年8月開始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寫作,並於1859年1月下旬完成了該書的定稿工作。在因批判卡爾·福格特中斷了一年的寫作后,1861年,馬克思又恢復了經濟理論的研究工作。《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起初是按“六冊結構”方案寫作的,然而,在寫作過程中,馬克思再一次斟酌了全書的結構,並提出了新的設想,這就是后來所說的《資本論》的“四卷”結構。從“六冊結構”過渡到“四卷結構”,內容上調整與變化當然很多,但比較明顯的一個變化則是后三冊在其“四卷結構”中被舍掉了。有關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的三冊被舍掉,是否意味著這些內容不重要呢?並非如此。這裡應當弄清馬克思在研究上的總體考慮。

馬克思之所以沒有專門獨立成冊來展開研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問題,主要是由其研究的重點決定的。因為目標是要揭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那就必須從“純粹”的或“典型”的形態去研究。為此,關鍵是要弄清資本與雇佣勞動這一基本關系,而對於一些相關的問題或者容易模糊事物本質的問題,暫時不作全面系統的分析。事實上,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對於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離開了對外貿易與世界市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根本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所以馬克思認為:“一般說來,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和生活條件。但資本主義生產的這些比較具體的形式,隻有在理解了資本的一般性質以后,才能得到全面的說明﹔不過這樣的說明不在本書計劃之內,而屬於本書一個可能的續篇的內容。盡管如此,標題中提到的幾種現象,還是可以在這裡概括地考察一下。”[3](P126-127)可見,馬克思在《資本論》的結構上最后作出這樣的調整,完全是根據研究重點的需要而進行的。為了把力量集中到“精髓”的部分上來,隻好把其他問題的分析暫時放到次要地位。不過,盡管如此,馬克思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對於對外貿易、世界市場、國際分工等問題還是做了比較多的研究,有著大量具體而深刻的論述和提示。這些論述和提示包含著豐富的世界歷史的思想。挖掘和整理這些思想,對於理解和把握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以及世界歷史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責編:張湘憶(實習)、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