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豐子義

豐子義:“世界歷史”與資本主義

——《資本論》語境中的“世界歷史”思想

  2012年11月26日15:55  

在《資本論》及其手稿的研究中,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有這樣兩個特點:一是作為研究的視野和方法,即用世界歷史的眼光和觀點來看待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看待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現象及其相互關系﹔二是作為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世界歷史理論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理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兩個特點是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的。馬克思正是借助於“世界歷史”的方法與理論,將資本主義社會做了深刻的剖析,從而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資本主義的起源:原始積累

資本主義制度並不是天然的,而是在歷史上逐漸發展起來的。“雖然在十四和十五世紀,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十六世紀才開始的。”[4](P784)為什麼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開始的?主要是由15世紀以來的地理大發現所導致的大規模的原始積累而引起的。“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4](P819)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的出現,大大促進了貿易和航運的發展,從而也促進了資本的快速發展。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証了銷售市場,保証了通過對市場的壟斷而加速的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裡轉化為資本。”[4](P822)所謂原始積累,隻不過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是勞動者被剝奪的過程,而這種被剝壓的歷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4](P785)

可見,資本主義的出現盡管有賴於封建社會的長期積累,但更直接地取決於近代以來以殖民制度為主的原始積累。沒有殖民者世界性的殖民擴張、奴隸貿易等,就沒有資本主義的生成和確立。從此意義上來說,世界歷史的出現,確實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前提。

(2)資本主義興起與發展的動力:資本的本性

既然資本主義的產生離不開世界歷史的出現,那麼,世界歷史又是怎樣形成的?就其世界歷史的開創而言,當然是資產階級奔走全球各地的結果。問題是,資產階級為什麼要拼命“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呢?馬克思認為,這主要是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資本的本性就是無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潤。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會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個世界和所有生產方式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這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在民族社會內部,資本把任何勞動都變為雇佣勞動,並打破生產和交換上的一切行會限制和地方限制﹔在國外,資本通過國際競爭來強行傳播自己的生產方式,使世界所有的生產方式服從自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資本必然拼命擴張,從而使生產和流通也不斷處於擴大的運動之中。因此,“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余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1](P391)

資本雖然最初是從商品流通領域起步向世界發展的,但隨著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的滲透和影響,必然會形成生產的國際化。生產國際化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它使經濟生活以至整個社會生活都日益具有國際性,並使各國經濟連為一體。在這裡,“生產以及它的每一個要素都表現為總體”,[1](P178)以致“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4](P831)所以,資本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世界歷史的形成史。

(3)資本主義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世界市場

從形式上看,馬克思在自己的經濟學研究計劃中是把世界市場作為理論的歸宿,但在具體認識上,則是把世界市場既看作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又看作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前提。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要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要有大批人身自由的勞動力,二是要有為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所必需的大量貨幣資本。在這兩個條件形成過程中,對外經濟交往起了重要的作用。對外經濟交往大大促進了自然經濟的瓦解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其直接后果是小生產的分化和大批一無所有的勞動者的出現。另外,海盜式的對外貿易以及奴隸販賣、殖民地貿易,攫取了大量的黃金白銀,為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准備了大量財富。所以,“對外貿易的擴大,雖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幼年時期是這種生產方式的基礎,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由於這種生產方式的內在必然性,由於這種生產方式要求不斷擴大市場,它成為這種生產方式本身的產物。”[3](P264)

世界市場的形成,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不僅使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有效配置,而且對整個經濟運轉起著有力的保障作用。離開世界市場,資本主義生產寸步難行。一方面,生產的發展不僅要求從國內,而且要求從國外取得工業原料和糧食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一個國家自己不能把資本積累所需要的那個數量的機器生產出來,它就要從國外購買。如果它自己不能把所需數量的生活資料(用於工資)和原料生產出來,情況也會如此。”[5](P560)另一方面,國內生產的大量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以外,還需要通過貿易銷售到世界市場上,“如果某個國家閉關自守,那麼,它的剩余產品就隻能以這一剩余產品的既有的實物形式消費掉。在這個國家中,剩余產品可以交換的范圍就會受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數量的限制。這種限制通過對外貿易才能消除。”[6](P147)因此,對於資本主義的生產與再生產來說,世界市場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

(4)資本主義的國際矛盾:國際交換與國際剝削

在世界市場條件下,國際交換得到了普遍發展,因而商品的價值及其實現形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商品的國別價值轉化為國際價值。在國內交換中,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在世界市場上,則取決於“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這就使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所生產的同量商品具有不同的國際價值。二是國際價值轉化為國際生產價格。一般說來,商品交換的基礎是國際價值,但在真正的世界市場交換時,商品交換的基礎則是國際生產價格,即由商品的國際平均成本和國際平均利潤而構成的一種市場價格。這就使各個國家要生產出同等數量的生產價格所花費的勞動時間是不平等的。三是貨幣轉化為世界貨幣。各國貨幣進入世界市場,必然要求把國內貨幣轉化為世界貨幣,這樣的貨幣真正體現了貨幣的“一般性”本質。

國際交換雖然有利於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但對於不同國家來說,這種交換並非是等價的。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曾經對此作過比較具體的說明:“兩個國家可以根據利潤規律進行交換,兩國都獲利,但一國總是吃虧……一國可以不斷攫取另一國的一部分剩余勞動而在交換中不付任何代價,不過這裡的尺度不同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交換的尺度。”[7](P401-402)在《剩余價值理論》中,馬克思又做過這樣的說明:“即使從李嘉圖理論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三個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個國家的一個工作日交換。價值規律在這裡有了重大的變化。或者說,不同國家的工作日相互間的比例,可能像一個國家內熟練的、復雜的勞動同不熟練的、簡單的勞動的比例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富有的國家剝削比較貧窮的國家,甚至當后者……從交換中得到好處的時候,情況也是這樣。”[8](P112)這裡所講的剝削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剝削,顯然是一種新的剝削形式。馬克思認為,這種交換雖然是不平等的,但它並沒有違背價值規律,而是價值規律在國際間發生作用的一種特殊形式。因為這裡的交換尺度是國際價值而不是國內價值,發達國家由於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強度,因而它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一產品的國內價值要低於其國際價值,最后便可以用少量的勞動換取不發達國家大量的勞動。不過,應當看到,價值規律雖然沒有被違背,但確如馬克思所說,“價值規律在這裡有了重大變化”。即在國內市場,價值規律可以充分的競爭和供求關系的變化,逐漸消除個別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之間的差異,使生產率較高的生產者無法獲得相應的交換優勢﹔而在國際交換中,由於供求關系變化緩慢、生產要素流動困難以及國與國之間不合理的經濟關系,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國家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超額利潤,而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交換會長期存在下去。

(5)資本主義對待世界經濟的雙重手法:保護關稅與自由貿易

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並不是各個國家利益均沾,而是有損有益。這樣,資本主義國家在對待經濟全球化的問題上,必然會依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態度,並交替使用自由貿易與保護關稅兩種手法和政策。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在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就充分注意到保護關稅與自由貿易的實際影響和重要作用,認為在資本主義剛剛脫胎於封建行會束縛,開始進行資本原始積累,進而建立自己的工業基礎時,大多數國家一般都傾向於實行保護關稅制度。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工場手工業保護的辦法主要是:在國內市場上實行保護關稅,在殖民地市場上實行壟斷,在國外市場上實行差別關稅。總的說來,“工場手工業一般離開保護是不行的,因為隻要其他國家發生任何最微小的變動都足以使它失去市場而遭到破產。”[9](P112)

但是保護關稅制度從本質上說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相容的,因而不是其發展的正常條件。相反,“自由貿易是現代資本主義生產的正常條件。隻有實行自由貿易,蒸汽、電力、機器的巨大生產力才能夠獲得充分的發展”。[10](P416)資本是天生的自由派,它要排除一切影響自己前進的民族障礙和地方障礙,它要取消一切妨礙它進行生產和交換的關稅、捐稅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本質上是以自由競爭為基礎的,失去了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命力也就趨於枯竭。

實際上,無論是實行保護關稅制度還是實行自由貿易,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對付世界市場的手法和政策。而對於工人階級來說,二者的實質和結局是一樣的。不過,從歷史主義的觀點來看,相對於保護關稅,自由貿易代表了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加速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從此意義上說,自由貿易是進步的。因此,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我們贊成自由貿易,因為在實行自由貿易以后,政治經濟學的全部規律及其最驚人的矛盾將在更大的范圍內,在更廣的區域裡,在全世界的土地上發生作用﹔因為所有這些矛盾一旦擰在一起,互相沖突起來,就會引起一場斗爭,而這場斗爭的結局則將是無產階級的解放。”[11](P295-296)

(6)資本主義的世界圖式:中心與外圍

全球化的發展史是一部充滿矛盾、沖突的歷史。在以往正統的經濟自由主義理論中,這種矛盾沖突都被抹煞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等自願、互利互惠的美妙樂曲。這一理論主要以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和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為代表。

馬克思並沒有否定自由貿易的歷史進步性,但更多地是用一種歷史批判的眼光來看待自由貿易。“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到底什麼是自由貿易呢?這就是資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礙著資本前進的民族障礙,隻不過是讓資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動罷了。”[11](P456)“把世界范圍的剝削美其名曰普遍的友愛,這種觀念隻有資產階級才想得出來。在任何個別國家內的自由競爭所引起的一切破壞現象,都會在世界市場上以更大的規模再現出來。再沒有必要停留在自由貿易的信徒對這個問題所散布的詭辯上”。[11](P457)馬克思認為,李嘉圖在比較成本說基礎上所引申出來的“雙方受益論”,完全掩蓋了資本主義國際貿易中強國對弱國、富國對貧國進行剝削和掠奪的事實。由於發達國家比落后國家在生產上有較多的便利,因此它的勞動生產率比落后國家要高得多,從而每個單位商品中耗費掉的個別勞動時間則比落后國家少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向落后國家輸出商品,就能夠以較少的勞動賺回較多的勞動,即剝削到更多的剩余勞動成為超額利潤。

馬克思還通過資本主義起源與發展過程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自由貿易后面所隱藏的世界性剝削與壓迫。馬克思用大量的材料証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產生並不完全依賴於自由貿易和自發市場,恰好相反,對殖民地的征服和掠奪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被掠奪到的大量財富在宗主國轉化為資本。通過殖民統治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必然是不平等的。馬克思把這種不平等的體系看作是兩極的對立,即世界城市與世界農村的對立,認為資產階級“正像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9](P277)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這種對立逐漸固定化,整個地球變為一個“中心”與“外圍”即宗主國與附屬國構成的體系。“機器產品的便宜和交通運輸業的變革是奪取國外市場的武器。……大工業國工人的不斷‘過剩’,大大促進了國外移民和把外國變成殖民地,變成宗主國的原料產地,例如澳大利亞就變成了羊毛產地。一種和機器生產中心相適應的新的國際分工產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為主要從事農業的生產地區,以服務於另一部分主要從事工業的生產地區。”[4](P494-495)對於19世紀末的世界體系,恩格斯也作了這樣的描述:“英國是農業世界的大工業中心,是工業太陽,日益增多的生產谷物和棉花的衛星都圍著它運轉。”[12](P425)近代以來資本主義的世界圖式,就是這樣一個嚴重不平衡的格局。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存在於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必然擴展為世界范圍內宗主國與附屬國之間的矛盾。相應地,危機爆發的方式和發生革命的方式也必然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馬克思以西歐為例,認為在大陸上,不論危機時期還是繁榮時期都比英國來得晚。最初的過程總是發生在英國,英國是資產階級世界的締造者。這樣,如果危機首先在大陸上造成革命,那麼革命的原因仍然始終出在英國。“在資產階級機體中,四肢自然要比心臟更早地發生震蕩,因為心臟得到補救的可能性要大些。”[9](P470)正因如此,馬克思認為,在英國經濟還在繁榮以至整個歐洲大陸經濟普遍繁榮的情況下,即在資產階級社會的生產力正以在整個資產階級關系范圍內所能達到的速度蓬勃發展的情況下,也就談不到什麼真正的革命。“隻有在現代生產力和資產階級生產方式這兩個要素互相矛盾的時候,這種革命才有可能。[9](P470-471)

(7)資本主義發展的走向:危機與極限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世界歷史的形成一方面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又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發展到了頂點,形成全球性的資本與勞動的矛盾。由此產生的經濟危機也就具有世界性。在世界市場上,由於整個國家的生產既不是用它的直接需要,也不是用擴大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分配來衡量。因此,再生產過程並不取決於同一國家內相互適應的等價物的生產,而是取決於這些等價物在別國市場上的生產,取決於世界市場吸收這些等價物的力量和取決於世界市場的擴大。這樣,就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失調的可能性,從而也就是危機的可能性。[6](P147)這就是說,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本身就潛藏著生產與銷售、個別企業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組織性的矛盾,而在世界市場條件下,這些矛盾將進一步放大,以致在世界各國形成連鎖反應,引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從而使這些矛盾被推向一個更廣的范圍和更深的程度。所以,“資產階級生產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場危機中集中地暴露出來”。[5](P610)

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出現和深化,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發展到了頂點,同時資本主義制度也將最終走到它的盡頭。這主要是針對資本主義與世界經濟相互關系的一般發展趨勢而言的,並不意味著世界經濟危機一爆發,資本主義就會走向滅亡。馬克思認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盡管在世界經濟危機面前會遇到極限,但在全球化未得到充分發展之前,它還有其發展的巨大潛能。一方面,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固然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是一個破壞,但危機的出現並不完全是一種破壞,“世界市場危機必須看作資產階級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5](P582)通過這種“強制平衡”,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調整,從而使資本主義獲得新的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世界市場來克制經濟危機,也是實現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在世界市場條件下,資本主義國家往往通過對外貿易轉移國內經濟危機,“把矛盾推入更廣的范圍,為這些矛盾開辟更廣闊的活動場所。”[13](P526)這種補償就是以更大范圍,更多國家危機的出現為代價的。

在全球化條件下,資本主義國家確實可以通過各種關系的調整,求得較大的發展空間與較多的發展時間,從而延長自己的發展壽命。但是,這並不表明資本主義的生命力是無限的。馬克思認為,“資本的發展程度越高,它就越是成為生產的界限,從而也越是成為消費的界限,至於使資本成為生產和交往的棘手的界限的其他矛盾就不用談了。”[1](P400)雖然資本主義總是在遇到限制又克服限制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但當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會遇到最大限制,從而走向滅亡。正如馬克思所講:“資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資本本身的性質上遇到了界限,這些界限在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使人們認識到資本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最大限制,因而驅使人們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1](P393-394)

(責編:張湘憶(實習)、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