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吳潛濤

列寧愛國主義思想探析

吳潛濤 楊峻嶺   2012年11月26日08:40  

【內容提要】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歷史范疇,與其他任何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與豐富內涵的概念和范疇一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時代背景以及不同的階級、階層那裡往往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布列斯特時期,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立場,繼承發展了馬克思“工人沒有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批判了社會上流行的愛國主義思潮,揭示了小資產階級愛國主義的實質,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在愛國主義問題上的基本觀點和立場,對於准確把握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及其發展規律,弘揚和培育新時期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愛國主義 列寧 第一次世界大戰 布列斯特

【作者介紹】吳潛濤(1949- ),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1000874)﹔楊峻嶺(1971- ),河北大學馬列部副教授、博士(河北保定 071002)。

愛國主義是個人對自己祖國的依存關系的集中反映,體現為深厚的愛國之情、自覺的報國之行和堅定的強國之志的統一。它以國家的發展前途為目標,以民族的利益為最大利益,能夠團結社會各階級、階層、集團的人們,共同抵御任何外來侵略,能夠激發全民族的拼搏精神,促進祖國日益強盛。“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自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1]愛國主義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產生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他價值觀所不能替代的。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制度下的統治階級都十分重視愛國主義教育。

結合帝國主義時代特征尤其是布列斯特時期蘇維埃政權的遭遇,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列寧的愛國主義思想,對於科學認識列寧愛國主義思想的真實意蘊,准確把握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及其發展規律,弘揚和培育新時期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列寧對愛國主義的本質批判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帝國主義列強進行的一場在世界范圍內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非正義戰爭。主要戰爭國分為兩大軍事陣營:一方為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另一方為德、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戰火燃遍歐洲大陸,延及非洲和亞洲,歷時4年3個月,殃及33個國家、15億以上人口。戰爭期間,第二國際各社會黨大多數領袖紛紛站在本國資產階級政府一邊,奉行狹隘民族主義路線,鼓吹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的盲目、偏激、極端的愛國主義,高喊“保衛祖國”口號,支持本國資產階級政府的對外戰爭﹔歐洲各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也跟隨資產階級極力鼓吹“保衛祖國”的正義性。同盟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把它說成是抵制俄國沙皇專制制度的入侵,解放被壓迫民族﹔協約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則將其說成是反對德國軍國主義,挽救歐洲的文明。為了掩蓋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歐洲各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都將“進攻”或“防御”作為確定戰爭性質的標准,揚言本國被迫處於“防御”的地位。例如,法國、英國和俄國的沙文主義者,蓋得、海德門、普列漢諾夫等人,企圖把協約各國進行的戰爭描繪成“正義的”戰爭,並號召“保衛祖國”和反對普魯士軍國主義﹔比利時的王德威爾得,法國的蓋得、桑巴和托馬,英國的漢德森等交戰國中的愛國主義領袖們都紛紛參加了“本國”的資產階級政府。

面對社會沙文主義者的“愛國主義”論調,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揭露第二國際領袖們的背叛行徑,指出他們是口頭社會主義者,實際上的社會沙文主義者,“社會沙文主義就是熟透了的機會主義。”[2]他們鼓吹的愛國主義是一種比大資產階級更加反動落后的思想力量。它不僅與無產階級沒有絲毫共同之處,而且是一種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立場相背離的反動落后的錯誤政治思潮,是妨礙無產階級聯合、解放的落后意識,是必須清算和批判的“民族主義”、“社會沙文主義”、“非無產階級意識主義”、“工聯主義”、“小私有者”。這一時期,列寧對社會沙文主義者的“愛國主義”論調的批判可概括為如下三個方面。

1.帝國主義戰爭中的愛國主義,是小資產階級的狹隘民族主義

列寧認為,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要求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斗爭的利益服從於全世界范圍的無產階級斗爭的利益﹔要求正在戰勝資產階級的民族有能力和決心去推翻國際資本,並在必要時承擔最大的民族犧牲。在帝國主義戰爭期間,我們無論採取哪種策略,“都不能完全擺脫同帝國主義的某種聯系,並且很明顯,不推翻全世界的帝國主義,就不能完全擺脫這種聯系。”因此,“現在我們策略的基礎,不應當是這樣的原則,即現在幫助兩個帝國主義中的哪一個較為有利,而應當是這樣的原則,即如何才能更加穩妥可靠地保証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個國家能夠鞏固起來,或者至少可以支持到其他國家也起來響應。”[3]布爾什維克的策略“是唯一國際主義的策略,因為它不是建筑在害怕世界革命的怯懦心理上面,不是建筑在‘不相信’世界革命的市儈心理上面,不是建筑在隻顧保衛‘自己’祖國(自己的資產階級的祖國)而其余一切都‘無所謂’的狹隘民族主義願望上面,而是建筑在對歐洲革命形勢的正確估計上面。這個策略是唯一國際主義的策略,因為它盡力做到在一個國家內所能做到的一切,以便發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國的革命。”[4]基於這種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立場,列寧提出“使本國政府在戰爭中失敗”、“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口號,強調隻有以“推翻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這一目標並得到社會主義軍隊完全贊同的那種社會主義共和國同資產階級國家的戰爭,才是真正的革命戰爭。”[5]因此,在非正義戰爭中的保衛祖國的口號,代表了小資產階級的利益,是一種反映“民族利己主義”、小資產階級民族偏見的錯誤思潮,是國際資產階級欺騙、渙散和瓦解國際無產階級隊伍的慣用手段,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取得勝利過程中,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

2.帝國主義戰爭中的愛國主義,是對社會主義的背叛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決裂的戰斗檄文《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文中對考茨基、謝德曼等國際共運領袖無視國際主義原則,在戰爭問題上向社會沙文主義者妥協投降態度和立場進行了激烈的批判。“考茨基和孟什維克的國際主義就是:要求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政府實行改良,但在所有交戰國沒有接受沒有兼並和賠款這個口號以前,繼續支持這個政府,繼續支持它所進行的戰爭。無論屠拉梯派也好,考茨基派也好,龍格之流也好,都屢次表示過這種觀點,聲稱他們是主張‘保衛祖國’的。”[6]針對考茨基等人的妥協主義立場,列寧指出:“從理論上說,這完全是同社會沙文主義者劃不清界限,這完全是在保衛祖國問題上的混亂觀點。從政治上說,這是用市儈民族主義偷換國際主義,這是轉到改良主義方面去,背棄革命。”“從無產階級觀點看來,承認‘保衛祖國’就是為現在的戰爭辯護,承認它是合理的。而這場戰爭是帝國主義戰爭(不論是在君主國或在共和國,也不管此刻敵軍是在我國境內或在他國境內),所以承認保衛祖國實際上就是支持帝國主義的掠奪成性的資產階級,就是完全叛變社會主義。”[7]在《關於立刻締結單獨的割地和約問題的提綱》中,列寧也明確指出:“誰把同德國帝國主義進行的戰爭稱作防御的正義的戰爭,而實際上卻得到英法帝國主義者的支持,並且對人民隱瞞同這些帝國主義者簽訂的秘密條約,誰才是背叛社會主義”。[8]

3.帝國主義戰爭中的愛國主義,也是對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背叛

針對考茨基、龍格派、屠拉梯之流為愛國主義辯護的一個重要理由:“社會主義是以各民族的平等、自由、自決為前提的,所以當我們國家遭到進攻或者敵軍侵入我國領土時,社會主義者有權利而且有義務保衛祖國。”列寧認為,這“不是社會主義者的推論,不是國際主義者的推論,不是革命無產者的推論,而是市儈民族主義者的推論。因為在這種推論中,工人反對資本的革命的階級斗爭不見了,從世界資產階級和世界無產階級的角度對整個戰爭的估價不見了,就是說,國際主義不見了,剩下的只是偏狹的頑固的民族主義。”列寧進一步指出:“敵人在我的國家,其余我一概不管。”這種推論本身是對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背叛。“因為這種人隻看見自己的‘國家’,把‘本國的’……資產階級看得高於一切,而不考慮使戰爭成為帝國主義戰爭、使他的資產階級成為帝國主義掠奪鏈條的一環的國際聯系。”[9]在列寧看來,真正的社會主義者、革命的無產階級和國際主義者在這一問題上推論是與考茨基、龍格派、屠拉梯派之流截然不同的:“戰爭的性質(是反動戰爭還是革命戰爭)不取決於是誰進攻,‘敵人’在誰的國境內,而取決於是哪一個階級進行戰爭,這場戰爭是哪一種政治的繼續。如果這場戰爭是反動的帝國主義的戰爭,就是說,是由帝國主義的、強暴的、掠奪成性的反動資產階級的兩個世界集團進行的戰爭,那麼任何一國的資產階級(甚至小國的資產階級)都成了掠奪的參加者,而我的任務,革命無產階級的代表的任務,就是准備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因為這是擺脫世界大厮殺慘禍的唯一出路。我不應該從‘自己’國家的角度來推論(因為這是民族主義市儈這類可憐的笨蛋的推論,他不知道他是帝國主義資產階級手中的玩物),而應該從我參加准備、宣傳和促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角度來推論。”“這才是國際主義,這才是國際主義者、革命工人、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任務。”[10]

(責編:張湘憶(實習)、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