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黨的理論建設新局面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面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面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更好承擔起理論工作的神聖使命,最為重要的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這是新形勢下事關思想理論建設全局的根本任務,更是時代發展賦予理論工作的歷史責任。我們要牢牢把握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一重大課題,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准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准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准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全方位推進理論學習、研究和宣傳的各項任務,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思想保証和理論指導。
1.牢牢把握理論武裝這個首要任務,堅持不懈地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教育,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這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面向21世紀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黨和人民經受住各種考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証。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必須充分發揮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巨大作用,始終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要以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推動黨員干部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更加自覺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不動搖。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理論武裝的重要內容,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廣度和深度拓展,不斷增強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學習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同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史、創業史和改革開放史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中央關於落實“十二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引導人們深刻認識黨的光輝歷史、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進一步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和決心。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重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扎實做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教材編寫出版、推廣使用和骨干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加快構建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2.牢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主題,進一步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理論支撐。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這為理論工作進一步發揮服務實踐、推動實踐的作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隻有著眼黨和國家的戰略需求,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經驗,重點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新的理論探索,作出新的理論概括,不斷以豐富扎實的研究成果服務於黨和政府的決策,理論工作才能在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展示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推動科學發展是當前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貫穿“十二五”規劃的主題。理論工作要更加自覺地心系大局、服務大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創造性地運用各個學科和領域的理論和知識,努力在破解發展難題、健全推動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中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要在加強對深化改革開放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闡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研究闡釋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不失時機提出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系統思路和科學方法,為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提供理論支持。要在加強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闡釋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研究闡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主攻方向,及時總結升華各地各部門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進展新經驗。要在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原則、本質特征和完善途徑,研究闡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研究闡釋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動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要在加強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闡釋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內涵、特征和規律,研究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實踐要求,研究探索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的有效途徑,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要在加強對創新社會建設和管理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系統總結我國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成功實踐,深入分析發展關鍵時期和改革攻堅階段社會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改進社會分配,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和諧以及吸收借鑒國外社會建設和管理有益經驗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提供理論指導。要在加強對黨的建設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深入研究總結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長期實踐中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深入研究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3.牢牢把握服務人民這個宗旨,深入回答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引導群眾、動員群眾。人民群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隻有內化為億萬人民群眾的信念追求,才能轉化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物質力量。胡錦濤總書記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這個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到黨的理論工作中去,切實把以人為本、服務人民貫穿到理論工作的全過程。要緊密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直面現實熱點和社會關切,積極回應群眾意見和社會訴求,特別是針對當前人們關心的物價、住房、社會分配、就業、教育、醫療、懲治腐敗等問題,既講清“怎麼看”又說明“怎麼辦”,把黨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講清楚,把對群眾的利益安排講明白。要高度關注有影響的社會思潮,著力回答深層次的思想理論問題,引導人們辨明理論是非、劃清重大界限,深刻認識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為什麼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什麼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什麼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什麼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要創新理論宣傳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改進文風,把我們要說的與人們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邏輯的力量與情感的力量結合起來,把透徹的說理與鮮活的語言結合起來,推出更多像“理論熱點面對面”、“人民日報‘任仲平’”那樣的理論宣傳名牌產品,增強理論宣傳的效果。要善於運用大眾傳媒做好理論宣傳,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宣傳普及理論的重要作用,講究宣傳藝術,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開展理論宣傳,適應網絡傳播特點,不斷豐富內容和形式,有效引導網上輿論熱點,掌握網上思想理論的話語權和宣傳教育的主動權。
4.牢牢把握堅持改革創新的要求,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進行新的理論創造。實踐的突破帶動理論的突破,理論的創新引領實踐的創新,兩者緊密聯系、相互促進。我們黨成立90年、在全國執政62年、領導改革開放33年,推動中國發生了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深刻變革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既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發展的有益經驗,又堅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而不照搬照抄,既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和革命傳統,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出的創新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對世界的歷史性貢獻。當前,我們黨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新的實踐為理論工作開辟了新的廣闊天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呼喚著也推動著理論的重大創新和重大發展,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與其他任何國家相比,當代中國都更有條件、更有可能不斷產生新的理論創造。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在黨和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不斷完善。這一過程必將為理論創新開辟廣闊前景。”我們要按照這個要求,進一步擔負起在偉大實踐基礎上推進偉大理論創新的歷史責任。廣大理論工作者要敏銳把握時代的要求和實踐的呼喚,緊緊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人類文明史上的嶄新創造,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際與國內以及不同學科的結合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和闡述,對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嶄新理念和現實成就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對在較短時期內實現幾億人擺脫貧困、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快速提升、成為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的成功經驗作出深刻揭示和闡釋,對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中國發展經驗作出科學概括和論述,對克服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這條道路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不斷豐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思想和理論體系,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的、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努力形成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5.牢牢把握人才培養這個根本,大力推進理論人才隊伍建設,著力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理論工作是極為艱苦的創造性勞動。在人類思想史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每一部理論名篇巨作都鐫刻著名家大師的不朽之名。開創理論事業新局面,必須把理論人才培養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以更加科學的思路和更加有力的舉措,扎實推進理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為黨的理論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証。要遵循理論人才成長規律,創新理論人才培養模式,認真貫徹落實宣傳思想文化領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以實施文化名家工程和“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為主要載體,以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建設學科、重點研究基地為依托,以重點扶持、跟蹤培養、宣傳推介等為主要措施,不斷加強對中青年理論人才的培養力度。要完善教育培訓機制,繼續開展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等研修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養。完善實踐鍛煉機制,採取國情調研、挂職鍛煉、基層服務、雙向交流等方式,引導理論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增強對世情、國情、黨情的了解,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在實踐中汲取營養、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完善學風建設機制,鼓勵引導廣大理論工作者嚴謹治學,自覺加強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修養,把個人的學術追求與國家的發展統一起來,把學術自由與社會責任統一起來,加強學術自律,恪守學術誠信,防止心浮氣躁,潛心學術研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可靠、學貫中西、影響廣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學術造詣較高、銳意探索創新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一批善於運用通俗語言、善於借助大眾傳媒、善於回答熱點問題的理論宣傳名家﹔一批理論水平高、了解中國國情、熟悉國際問題、精通外語、在多邊國際舞台維護國家利益的外向型理論人才。
做好新形勢下的理論工作,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一定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理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理論工作作為事關全局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要及時關注和經常研究思想理論方面的形勢,指導和幫助理論戰線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要認真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拓寬同理論界聯系溝通的渠道,多同理論工作者交朋友,增進了解、增進感情,虛心向他們學習,認真聽取意見,主動提供服務。要經常了解廣大理論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盼,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多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同志們,回顧過去的90年,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給黑暗的舊中國帶來了光明,給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帶來了富強的希望,給涌動改革春潮的當代中國帶來了發展的奇跡﹔展望未來,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我們必將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廣大理論工作者任重道遠,大有可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解放思想,銳意創新,以理論創造的新成果推動事業實現新發展,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