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壇新論

李長春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 (2)

(2011年7月2日)

  2011年07月06日09: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二、清醒認識黨的理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增強做好理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理論工作是黨的整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來都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新的關鍵階段,必須從審視國際國內大局和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中准確把握理論工作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

  1.從世情來看,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發展主動權,對理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前,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同時,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出現新變化,各種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特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是對各國發展模式、發展道路、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經歷這場沖擊之后,圍繞發展主動權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都在重新審視自己,積極探尋更為有效的發展路徑、發展方式,努力搶佔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對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的討論也日益活躍。在這場競爭中,國家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從實質上說,是發展理念、發展戰略、發展模式的競爭,其中最具決定意義的是關於發展的理論。用什麼樣的發展理論來指導,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取向,有什麼樣的發展結果。我國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好局面,根本在於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一套科學的發展理論,找到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判斷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我國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各種風險挑戰、贏得發展的主動權,迫切要求我們從國際國內的相互聯系中把握發展大勢、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戰略,爭創發展的新優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迫切要求深入總結我國發展的成功經驗,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的關切,使中國發展道路獲得更加廣泛的理解和認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迫切要求進一步進行理論創新,增強思想理論的說服力和感召力,使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實踐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抵御西方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維護我國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

  2.從國情來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關鍵階段,如何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對理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三個沒有變”的重要論斷,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事業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既是一個發展機遇期,也是改革攻堅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的“兩難”問題明顯增多。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趨勢更加明顯,各種社會思潮日趨活躍,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隨著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各種利益關系更趨復雜,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協調各方面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壓力不斷加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這迫切要求我們從理論上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迫切要求圍繞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具有針對性、戰略性、前瞻性的深入研究,更好地提供政策建議、理論依據、解疑釋惑和咨詢服務﹔迫切要求深入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和鮮活經驗,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新的思想觀點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出新貢獻。

  3.從黨情來看,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執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對理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90年來,我們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艱苦奮斗、不懈探索,建立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在這一光輝歷程中,我們黨適應各個歷史時期的形勢和任務,堅持不懈地推進自身建設,黨的先進性得到堅持和發展,黨的執政地位得到加強和鞏固,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但是,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探索執政黨建設規律是一個永恆課題。當前,黨內還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特別要看到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執政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也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自身建設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和繁重。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從新的實際出發,堅持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著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認識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這就迫切要求我們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素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科學認識,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念﹔迫切要求認真研究總結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新鮮經驗,研究我們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執掌政權、治國理政的客觀規律,不斷豐富和發展黨建理論﹔迫切要求深入研究黨的建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更多有價值的理論成果推動黨的建設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

  4.從理論工作自身來看,面對新的時代課題和歷史任務,如何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對理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9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理論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呈現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當前,理論工作面臨著極為有利的發展條件和難得機遇。馬克思主義不斷與時俱進,為理論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為理論工作提供了廣闊舞台﹔全黨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為理論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也要看到,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不斷對理論工作提出新任務新要求。與時代和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理論工作還存在某些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在社會意識多元多樣,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迅猛發展,社會思想形成和傳播渠道更加復雜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增強黨的創新理論的說服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力、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導力,給理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發展機遇、適應新的形勢,把理論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迫切要求我們在堅持過去的寶貴經驗和成功做法的同時,積極探索理論工作新的思路、辦法和途徑,不斷深化對理論工作特點和規律的認識,不斷擴大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研究分析方法,以先進的思想理論佔領互聯網、手機等新陣地,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 【2】 【3】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