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關於馬克思論科學技術的一段重要的話 (2)

  2011年05月13日14:26  來源:北京日報

  改革開放之前,我黨就有“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呼聲﹔上世紀八十年代則在認識上又提高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在則又提出“教育立國”、“科技興國”的理念。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落實,如何從思想觀念上來個徹底的大解放。我認為應該有破有立,徹底弄清楚,科技產業的地位是否應該高於企業的所有制性質。我的認識是肯定的。

  這個道理是再明顯不過的問題。首先,科技產業的發明創造是人類知識的不斷突破創新,它是超國界的,也是超所有制的。其次,把科技的發明運用在產業上,這是各國、各類企業競爭、進步的結果,它們都是競爭的主體,為競爭設立不平等待遇,沒有一個明智的政府會出此下策。第三,也就是馬克思所言,科技創新,科技產業即是最大的革命者,它將不斷引起社會生活、生產新的變化,對不同的所有制企業也將引起革命性的變化。最后,我國要想從制造大國變為創造大國,不大力鼓勵發展科技產業,我看別無他途。

  從實際情況看,我國的機器制造業一百多年來還未趕上西方國家,在信息產業上,硬件芯片和軟件程序設計上離發達國家還有二三十年的差距,但世界上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家、最大的幾家網絡運營公司,卻已都是民營科技企業了。目前,在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產業上,我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已不落后西方發達國家,很多行業還走在世界的前列。如光伏電池、生物能源、無井氣化採煤技術等等,幾乎都是民營企業領軍。這是相當可喜的形勢,但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資源的信息不夠對稱、分配不夠公平、評價認定體系不夠科學,公共服務平台、孵化器匱缺,過於偏重於理論而忽視企業創新的現象仍是大量存在的。否則我國的信息產業中,成功的民營企業為何多是從國際金融市場中獲取資金呢?為何諾貝爾獎的得主台灣有、香港有,而大陸卻無一個呢?反而假文憑偽科研卻大行其道呢?

  如果隻用世上的資源和當前的經濟對比,就會發現人類經濟的發展是有限的、悲觀的,因為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如果使用科技和當前的經濟對比,那麼就會發現人類經濟的發展是無限的,因為科技的發展,將不斷發現取之無盡的再生能源。在這種趨勢下,科技產業的發展難道不應置於企業所有制之上嗎?有無這種概念,對“科技興國”國策的貫徹有極大區別。這句話的本意就是,以科技創新為底線,不管國內什麼所有制的企業,均以此底線為起跑線,在底線跟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打破壟斷,鼓勵競爭,讓各類企業備受保護地、充分自主、自由地追逐科技發明、科技創新,同質企業的競爭隻能使利潤趨於零,科技企業的競爭,才能獲得真正巨大的社會紅利和經濟紅利。(胡德平/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1】 【2】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