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11年05月13日13:53  來源:求是

  黨的十七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從理論上搞清楚什麼是科學社會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正確認識和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特點、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對於我們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科學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

  首先,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博大精深,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及其相互關系,有過明確的論述。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特別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大發現,是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在這兩大發現的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的最終結果,必然是社會化生產沖破資本主義私有制桎梏,必然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把社會主義學說奠定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從而實現了社會主義學說的歷史性變革。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在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獲得的理論結果。這個結果,就是從理論上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闡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闡明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為被壓迫的工人階級指明了徹底解放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系,不可機械地分割。而整個馬克思主義論述的核心問題,就是資本主義因自身難以克服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的結果必然為社會主義所取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序言中曾明確地說過,該書論述社會主義的第三編第二章《理論》部分即專門論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歷史必然性的部分,“是我所主張的觀點的一個核心問題的表述”。

  其次,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科學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運動、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相互關系。

  科學社會主義是植根於社會主義運動又指導社會主義運動的科學理論體系,它把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的理想,指引工人階級為實現這一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過:“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明確地把科學社會主義稱為“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運動、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密不可分,與實現工人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實踐密不可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由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對象和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以及它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決定了科學社會主義能更直接、更全面地指導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並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解放。

【1】 【2】 【3】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