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經濟

艾豐:誠信 創新 責任

  2011年08月09日17:29  來源:光明日報

  去年第四屆中國品牌節的主題是“回歸與跨越”,我們提出“中國需要一場品牌革命”。

  這個節的主題是“誠信與創新”。怎樣推進品牌革命?我們做出的回答是:“誠信、創新、責任”。

  形勢:令人興奮令人憂

  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中華民族“百年奧運之夢”得以實現。

  2010年,第41屆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品牌成果。

  2010年,中國戰勝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保持經濟快速持續增長。

  就在中國國家品牌在世界空前提升的時候,我國大地上卻連續發生了危及人們健康和安全的嚴重質量事件。先是以“三鹿”為代表的奶業“三聚氰胺”事件,然后是有害的食品添加劑,包括台灣的塑化劑事件,直到最近,北京查出了30種桶裝水不合格,更發生了地鐵電梯的慘劇!老百姓發出了深深的感嘆:“還有什麼安全食品可吃?”“還有什麼品牌可信?”誠信危機就像風吹不散的烏雲,籠罩在神州大地,很大程度上掩蓋了中華民族崛起的光輝。

  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足以表明,我們應當在全社會大力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形成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的強大輿論氛圍。這不僅是維護正常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的需要,也有利於從根本上鏟除滋生唯利是圖、坑蒙拐騙、貪贓枉法等丑惡和腐敗行為的土壤。

  關鍵:道德文化建設

  連續發生嚴重質量事件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一些產業的業態不發達,市場和品牌的集中度不夠,企業數目眾多,有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小企業,並不具備必要的技術和管理條件。有的產業業態分散,食品業尤其如此。像牛奶業,奶源涉及千家萬戶,難以嚴格管理。二是監管不到位,生產環節的監管、市場環節的監管,檢測手段和標准設置,都還存在著諸多的漏洞。應該發動社會各個階層都來參與到監督工作中來。三是道德文化的缺失。許多經營者急功近利,隻講發財,不擇手段,甚至發展到不惜“圖財害命”的地步。

  明確了這三方面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解決問題。但必須認識到,這三方面原因又是不同的。就質量事件來說,業態分散和監管不力是客觀條件,道德文化缺失則是根本原因。不抓住這個牛鼻子,這頭牛還是牽不動。

  品牌:道德文化的突破點

  怎樣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和發揮品牌的力量。

  中央領導同志指出,我們說的道德文化應該是同市場經濟、民主法治、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的道德文化。

  這裡核心問題是道德和發財的關系問題。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思想走過了一個搖擺。改革開放以前,隻許講道德,不許講發財。改革開放以后,可以講發財了,但許多人忘記講道德了。孔老夫子早就說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在這裡既是規律的意思,又是道德的意思。攫取不義之財,歷來是為人們所不齒的。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批評教育方面有失誤,並不僅僅指狹義上的教育,而首先是指廣義上的思想教育。中國人目前在文化上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把發財和道德兩者統一起來,做到“生財有道”,“以道生財”。這就是新時期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品牌是什麼?它應當是最具道德的商業智慧。它把發財和道德統一起來了。

  品牌文化之道是:誠信、創新、責任。這三點,都是道德和智慧的統一。人們說,品牌是質量,品牌是技術,品牌是營銷,品牌是管理,但這些說的都是構建品牌的外在條件,品牌的靈魂則是品牌文化。沒有好的品牌文化作為靈魂,質量、技術、營銷、管理都會發生問題。

  誠信是底線,是生命線。品牌的作用首先是信用,你不講誠信,沒有信用,誰還會再相信你這個品牌?大家都不相信你這個品牌,你還能生存嗎?所以品牌的第一個評價標准是信任度。要像愛護生命一樣遵守誠信。我們中國的品牌進入國際市場為什麼這麼困難?有質量問題,有技術問題,但核心是誠信問題。你的產品都可以為別人貼牌了,說明產品質量沒問題,為什麼換上自己的牌子就不行了呢?因為你的牌子沒有建立起誠信。

  過去假冒偽劣帶來的負面影響,一些企業不信守合同,還有國內市場上層出不窮的不誠信的質量事故,都在破壞著中國品牌在外國消費者心中的誠信度。做國際品牌,必須從誠信開始!

  創新是上線,是能力線。好品牌代表的是特色和出色,無論是特色還是出色,都是靠創新形成的。誠信代表的是做好事,創新則是代表著你做好事的實力和能力。所以,品牌的第二個評價標准是美譽度。沒有創新很難形成美譽度。

  責任是熱線,是感情線。隻有你對員工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和國家負責,大家才會喜歡你、支持你。如果你隻知道自己賺錢,對誰都不負責,你的品牌怎麼會立得住呢?所以,品牌第三個評價標准是知名度。知名度不僅是知道的意思,還必須包含著你對社會有益而形成的喜愛。

  做品牌,從文化理念的角度看,很簡單,那就是“守住底線,突破上線,強化熱線”。任何時候都不能犯不誠信的錯誤,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創新的努力,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對社會的責任。

  有了這三條,就有了道德和發財相統一的根本途徑,就掌握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道德文化的要義,就可以防止那些惡性質量問題的發生。有人認為,質量事故是因為搞品牌才發生的,恰恰相反,所有的質量事故都是違背了品牌文化才發生的。

【1】 【2】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