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是由這個國家的國情和國家的性質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我們黨和人民在深刻總結長期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在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環境中確立起來的,是我們黨和人民尊重國情、尊重歷史的正確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之所以能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因為它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長成熟起來的,適應了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謀求政治穩定的需要,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政治文明的要求,體現了黨的先進性與社會主義本質的有機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在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的條件下生長成熟起來的,順應了世界民主的潮流,融入了時代發展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與人類政治文明建設的有機統一。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之所以能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因為它以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征揭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實踐路徑。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一重要論述,一方面規定了我國政治發展遵循“三位一體”的目標指向,從領導力量、民主主體和法治路徑等方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本質的先進性。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把這三者有機地統一為一體。另一方面明確了我國政治發展堅持四項制度的具體內容,從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實踐載體和形式等方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范圍的廣泛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建立在這一項根本政治制度和三項基本政治制度基礎上的政治體制,以選舉、協商等豐富民主形式和溝通渠道,滿足了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行使民主權利的需要,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寬闊前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之所以能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因為它在實踐中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比如,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人民實現了內容廣泛的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建立健全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的決策機制﹔建立健全為各方面優秀人才建功立業開辟廣闊渠道的用人機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保証黨和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等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夠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社會和諧發展、政治秩序穩定有序,與始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密不可分。這也充分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實踐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形成清晰的指向、明確的內涵和基本的框架,並在實踐中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但也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制度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更好地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統一。
堅持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政治體制改革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既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又要堅持穩妥的原則﹔既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操之過急。應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從我國實際出發循序漸進、扎實有效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決不能照搬西方政治體制模式,搞多黨輪流執政和三權鼎立那一套。
堅持保証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始終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應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証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堅持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與調動人民積極性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隻有不斷增強黨和國家活力,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隻有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強黨和國家活力。增強黨和國家活力,就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証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調動人民積極性,就要適應人民不斷提高的政治參與積極性,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擴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
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離不開法治建設。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應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不斷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