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要聞

楊志今:堅持正確創作方向 (2)

  2011年11月16日14:28  來源:求是

  二、深刻領會堅持正確創作方向的科學內涵

  根據《決定》精神,堅持正確創作方向的內涵十分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必須牢記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神聖職責。堅持正確文化立場,為誰創作、為誰服務是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我們所建設的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本質上是人民大眾的文化。社會主義是文化建設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人民是文化建設的服務對象和依靠主體。隻有站穩群眾立場,使文化創作深深植根於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才能創作出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深受人民歡迎、對社會有深刻影響的優秀作品。要牢固樹立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生動展示我國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在當代中國,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貢獻,是現階段我國文化工作的主題和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庄嚴使命。要引導文化工作者牢記職責使命,正確認識和牢牢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熱情謳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唱響時代主旋律,把學術探索和藝術創作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之中,努力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功立業。

  (二)必須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我們黨對文化創作生產規律的科學總結,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方針。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在文化領域和科學研究中的具體體現,是精神創造和思想解放的內在要求。沒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作氛圍,就難以形成生動活潑、春色滿園的景象﹔沒有解放思想、民主和諧的創作環境,就難以形成繁榮興盛、名家輩出的學術土壤。要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前提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要充分發揚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的充分討論,提倡不同品種和業態的積極創新,鼓勵探索,扶持原創,寬容失敗,著力營造積極健康、寬鬆和諧的氛圍,最大限度地煥發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造活力。

  (三)必須把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化產品的時代感和吸引力。創新是文化的本質特征,一部人類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文化創新史。當前,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文化要創新發展、要引領社會風氣之先,尤其需要在文化產品的創新創造上下功夫。要把創新作為一種信念、一種追求,努力營造鼓勵文化產品創新的社會環境,使一切創新潛力得到挖掘、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使創新成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領域的強勁旋律。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積極創新,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形成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學習借鑒國外文化創新有益成果,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增強文化產品時代感和吸引力。

  (四)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意識形態屬性是文化產品的特殊屬性,商品屬性是文化產品的一般屬性。不能因為文化產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屬性就忽視其意識形態的特殊屬性,也不能因為文化產品具有意識形態的特殊屬性就排斥其商品的一般屬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引導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把兩個屬性統一起來,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是文化創作生產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努力做到兩個效益雙豐收。如果兩個效益發生矛盾,必須堅持經濟效益服從社會效益,決不能為追求經濟利益而損害社會效益。要認真對待和積極追求文化產品社會效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以“十年磨一劍”的頑強作風,辛勤耕耘,鍥而不舍,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努力使創作生產的文化產品不僅感動時代,而且傳之久遠。

  三、進一步營造有利於多出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的良好環境

  (一)形成科學的文化產品評價標准。人民群眾是文化產品的最終評判者,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中的根本體現。要堅持把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作品最高標准,正確處理好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關系,實現主觀和客觀相一致、認識和實踐相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努力形成科學的評價標准。要把人民群眾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接受不接受、認可不認可作為各類文化評獎的根本標准,建立公開、公平、公正評獎機制,精簡評獎種類,改進評獎辦法,提高權威性和公信度,充分發揮評獎的示范作用、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

  (二)大力實施精品戰略。文化精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實施精品戰略是近年來文化創作生產的成功經驗,是推出精品力作的重要舉措。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組織好“五個一工程”、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創作工程、重點文學藝術作品扶持工程、優秀少兒作品創作工程等,集中優勢資源和優秀人才,不斷推出文藝精品。要加大優秀文化產品推廣力度,運用主流媒體、公共文化場所等資源,在資金、頻道、版面、場地等方面為展演展映展播展覽弘揚主流價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條件,擴大優秀文化產品社會覆蓋面和影響力。要設立專項藝術基金,支持收藏和推介優秀文化產品,鼓勵和引導優秀文化創作活動。

  (三)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文藝創作與文藝批評相輔相成,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藝批評,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揚科學理性的精神,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贊譽優秀作品,鞭撻不良現象,在真誠的批評和充分的說理中褒優貶劣、激濁揚清,形成客觀公正、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要大力倡導正確的文藝批評導向,提倡評論家積極關注創作,理解創作甘苦,講真話、建諍言,與創作者坦誠相見﹔提倡創作者尊重評論家的勞動,以開闊的胸襟虛心吸取他們的意見,把批評作為推動文藝創作的利器,實現文藝批評與創作良性互動的目標。要加強文藝理論建設,培養高素質文藝評論隊伍,扶持重點報刊和網站開辟文藝評論專欄,積極開展切中要害、健康有益的文化批評。

  (四)淨化文化環境。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和氛圍,是創作生產文化精品力作的重要條件。要嚴格執行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建立健全質量認証體系,完善相關登記備案和年檢制度,最大限度減少不合格文化產品進入市場。要加大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特別是“掃黃打非”工作力度,著力淨化熒屏聲頻,大力掃除淫穢色情、凶殺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不斷淨化文化市場。要突出抓好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提高優秀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深入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開展整治互聯網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動,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

【1】 【2】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