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大力推進網絡文化繁榮發展
網絡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推進網絡文化建設,應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重在建設,立足加快發展,積極開發利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和諧。
(一)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
創造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產品,提供優質便捷的網絡文化服務,是促進網絡文化繁榮興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揮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國數字圖書館、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等重點項目示范性帶動作用,推動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展覽館等的建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發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作用,利用城鄉基層文化設施,加快互聯網公共信息服務點建設,構建面向廣大群眾的網絡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實施網絡文化精品戰略,增強網絡文化原創能力,鼓勵制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打造一批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網絡文化品牌,使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產品佔據網上主導地位。加快傳統文化產業與網絡文化產業的融合,培育扶持一批國有或國有控股、實力雄厚的網絡文化企業和企業集群,不斷提高網絡文化創作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水平。
(二)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網絡已成為影響廣泛、最具潛力的大眾傳媒,必須把堅持正確導向擺在突出位置,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精心組織網上正面宣傳,高揚主流輿論,唱響奮進凱歌,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強大輿論支持。針對網上各種思想理論觀點、各種社會熱點、各種文化現象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特點,積極主動加以引導,形成正面輿論強勢。加強對網上各種思潮和模糊認識的引導,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加大深層次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闡釋力度,化解思想困惑,辨明前進方向。加強對網上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運用翔實數據和生動事例,闡明政策措施,反映黨和政府所做工作,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加強對突發事件的網上引導,完善快速反應機制,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推動網下處置和網上引導相結合,用尊重民意的實際行動贏得民心,用改進工作的實際成效凝聚民心。深入研究網絡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准確把握輿論引導的時機、節奏、力度和重點,善於利用各種網絡傳播手段,善於運用“網言網語”,在加強信息服務中開展思想教育,在同網民交流互動中傳遞主流價值,不斷增強網上輿論引導的親和力、感染力。
(三)鞏固壯大網絡文化陣地
網站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在網絡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必須把加強陣地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努力形成以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干、知名商業網站相配合、各類網站積極參與,共同推進網絡文化建設的生動局面。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總體部署,積極推進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制,創新體制機制,增強內在活力,為做大做強做優奠定體制基礎﹔推動重點新聞網站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充分運用技術創新成果,以新技術新業務吸引網民、服務網民、贏得網民,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注重發揮知名商業網站積極作用,引導他們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誠信經營,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產品,在繁榮發展網絡文化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著眼滿足不同網民群體精神文化需求,著力培育一批網絡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干企業,使之成為網絡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進一步提升互聯網行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搶佔網絡傳播制高點,形成業務先發優勢,培育新興業態和新的市場需求,延伸拓展產業鏈,不斷增強我國互聯網行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四)形成共建共享的網上精神家園
網絡文化是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共建共享是其本質特征。廣大網民既是網絡文化的享用者,又是網絡文化的創造者,網民中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創造活力。論壇、博客、播客、微博客等網絡應用,為網民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空間。要充分發揮網民參與網絡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他們的文化創造潛能,鼓勵他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需要指出的是,網絡惡搞、網絡暴力、網絡水軍等行為,損害網絡和諧,侵犯他人權益,危害公共利益,應加以引導和制止。要繼續深化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積極倡導誠信守法經營、辦文明網站,積極倡導文明上網、做文明網民,積極倡導網絡道德法制、樹文明新風,積極倡導群策群力、創文明環境。各類互聯網運營服務企業都要認真落實社會責任,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切實把網絡文明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網民在網絡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大力提倡理性思考、文明創作,大力倡導積極健康有益的網絡表達和文明互動,共同抵御網上低俗之風,共同建設文明誠信、安全有序的網絡空間,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
![]() |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