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要聞

陳奎元: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2011年11月01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任務,作為文化產品創作發展最主要的領域之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決定》明確提出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對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重大問題研究、隊伍建設、思想庫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都提出許多新舉措。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這些重大要求和部署,對於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決定》深刻揭示了哲學社會科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闡明了哲學社會科學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之更好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離不開自然科學的繁榮發展,同樣也離不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重大而緊迫的任務進行謀劃部署。頒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啟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專門就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進行集體學習﹔黨的十七大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戰略部署﹔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政策和措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又把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一項重要內容作出新的部署。這說明,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入發展,我們黨更加自覺地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律,更加充分地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

  當前,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更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更深厚的智力支撐。具體地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要有強大的經濟,還要有先進的文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發達,才能真正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我們黨歷來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相互促進。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需要哲學社會科學不斷提供豐富知識和發揮教化作用。《決定》提出:“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進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為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証、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是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決定》指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當前,我國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都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面臨著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口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收入分配、就業、社會公平等問題非常重要,社會管理問題尤為突出,等等,回答和解決這些重大問題,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需要。《決定》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了它,社會主義文化才同封建傳統文化、資本主義腐朽文化區別開來,才能夠真正成為人類發展史上最先進的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以深入的理論研究和豐富的知識貯備,為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全體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筑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支柱,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論支撐。

  四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掌握國際話語權的需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力量縱橫捭闔,圍繞綜合國力、國際秩序、國際市場、地緣政治、發展模式、價值觀念等的全方位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的經濟安全、金融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領土領海安全等問題十分嚴峻。自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化解,美歐主權債務危機仍在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必將發生深刻變革,世界主要國家圍繞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增強國際話語權的較量更加激烈。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際環境,以及不斷出現的新的國際問題,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認真研究和回答,主動爭取和掌握國際話語權和輿論主導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提供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和建議。

【1】 【2】 【3】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