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尹韻公>>文章精選

尹韻公:生動展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魅力

  2012年11月30日15:21  來源:光明日報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成效:改文風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文風問題決不可小視、輕視。文風直接聯系著和關系到作風和學風。有什麼樣的作風和學風,就有什麼樣的文風。作風決定文風,文風反映作風。好的作風引導好的文風,文風扎實來自作風踏實。我黨從來就重視文風問題,毛澤東在延安整風時曾批評某些人“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的不正文風,他主張:“要使革命精神獲得發展,必須拋棄黨八股,採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風。”(《反對黨八股》)可見,文風問題的核心,也是是否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問題。

  如果說,走基層是前提,轉作風是條件的話,那麼,改文風則是成效的顯象。既然新聞傳播工作承擔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庄嚴使命,我們就必須大力倡導生動活潑、言簡意賅、清新朴實的健康文風,以便讓受眾和讀者愛讀愛聽愛看。一是要學習群眾語言、熟悉群眾語言、善用群眾語言,巧使網絡語言,以提升媒體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二是要從社會實踐的豐厚土壤中獲取養料養分,從廣大群眾中採集第一手材料,把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活動作為源頭活水,體會百姓生活的喜憂,把握群眾思想的脈搏,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條件、生存狀態,寫出深切感受群眾喜怒哀嘆樂、酸甜苦辣的動人報道。三是要堅持真實性原則,客觀公正、全面准確地反映社會真實,不溢美,不掩飾,有多少說多少,有幾分講幾分,老老實實為百姓分憂,認認真真替群眾解難;叫假話失勢,空話失效,大話失真,套話失色,官話失勁,廢話失用,讓虛假信息、虛假新聞失去市場。四是堅持人民群眾是媒體主角的崇高地位,人民群眾是國家主人,當然也是媒體主人,要聚焦廣大群眾,為人民放歌抒情,多宣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多表現平凡人民的精神世界,把更多的報道、鏡頭、版面、圖片毫不猶豫地留給普通百姓,充分展示群眾“身邊的感動”,大力唱響“勞動者之歌”,讓新聞傳播工作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百姓。五是充分發揮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增加群眾的話語權,保障人民的參與權、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以人民群眾贊成什麼和反對什麼、支持什麼和期盼什麼作為評價和檢驗我們一切新聞傳播活動的最后和最高標准,努力使新聞傳播工作達到有效化和最優化,將媒體的吸引力和公信力建立在密切聯系群眾的廣度、深度和程度上面。

  好的共性催生好的個性,好的個性匯成好的共性。每一位編輯記者改進文風的成效,勢必促成整個新聞隊伍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我們已經欣喜地看到:自中央發出“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倡導以來,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從傳統媒體到網絡媒體,大家無不爭先恐后,比學趕超,紛紛拿出自家的特色與絕活,顯示出“三貼近”的萬千氣象!有人說:作風“下”去了,文風“上”來了;形成更多的共識則是:記者接地氣,新聞有靈氣,媒體聚人氣!

  新聞宣傳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智慧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媒體追求的強大影響力也在人民。雖然新聞宣傳工作的業績不能以某種數字來量化,但是,隻要社會穩定,百姓安寧,人民群眾精神向上,就足以証明我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是值得為之驕傲自豪的。現在,黨中央已吹響了“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號角,那就讓我們為推動新聞宣傳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而努力奮斗吧!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