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界限
2011年05月13日15:16 來源:求是
提升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軟實力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海軍副政治委員 范印華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這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是打好意識形態主動仗的重要課題。我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思想文化殘余根深蒂固。過去我們對封建主義思想文化還缺乏全面、徹底的科學清理和理性批判,劃清界限、吸其精華、棄其糟粕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人們對西方文化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改革開放后大量接觸引進西方文化而又缺乏科學鑒別力,以致魚龍混雜、泥沙俱進。特別要看到,敵對勢力把文化作為西化、分化中國的“無形核彈”,實行“文化滲透”、“文化顛覆”、“文化演變”的文化侵略戰略,與中國打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思想仗、文化戰。他們不但把文化滲透向深層拓展、向基層延伸,還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散布大量有害信息,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中國不確定論”,極力丑化中國、妖魔化中國,大肆炒作西方自由、民主、人權的所謂普世價值。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打好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動仗,當務之急就是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實效性的緊迫任務。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認識、道德選擇、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獨立性、多樣性、差異性日益增強,這固然有利於人們從單一的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但也為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提供了滋生繁衍的土壤和條件,以致出現了一些非理性的社會思潮。比如,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潮,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改革開放,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等。這種否定一切的虛無心態,往往導致無理想、無追求、無所謂的人生態度。又如,極端自我化思潮,一些人把極端自我作為人生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否定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東西,既是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多樣、多變趨勢的反映,也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侵蝕影響的結果,是二者交互作用的衍生品。這種極其復雜的客觀現實,增加了做好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創造性、實效性,就不能不直面這個現實,不能不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是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証、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的必然要求。思想文化的力量,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歷史一再証明,國家的影響力,取決於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但也取決於文化力。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經濟與文化、政治與文化、科技與文化、軍事與文化、外交與文化越來越融為一體,思想文化因素越來越重要。可以說,沒有先進思想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沒有文化品格體現於經濟、產業和產品之中,沒有先進思想文化作用於現代化建設的全部實踐,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有力地推進著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發展進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但封建主義“沉渣文化”、資本主義“洋垃圾文化”也有所抬頭。這裡既有對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助推力,也有對現代化建設的阻滯力。要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政治保証、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就必須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強化助推力,最大限度地弱化阻滯力。
【1】 【2】
(責編: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