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民主模式不值得他國效仿
2011年5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將中東國家發生的政治動蕩稱為“歷史潮流”,但她拒絕客觀反思美國模式弊端的態度,恰恰違背了金融危機后國際輿論反思美國模式弊端的時代潮流。美國著名學者福山曾在前蘇聯解體后提出“歷史終結論”,但是,他在金融危機暴露美國模式弊端后進行了客觀反思。他稱:“美國民主沒什麼可教給中國的,美國的民主曾被廣泛效仿,但美國的道德資本在很短時間內消耗殆盡:伊拉克戰爭,以及軍事侵略與民主推廣之間的密切聯系給民主抹了黑,而華爾街金融危機則打破了市場自我調節的理念。”(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1月17日)“客觀事實証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並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世界需要在多元的基礎上實現新的融合。” (《日本中央公論》,2009年9月)
2011年5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撰文分析了當前美國社會弊端產生的制度根源,他以《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為標題,揭露了財富分配不公平是當前美國社會不平等的深層原因。金融大財團通過行賄買通政客來改變游戲規則,獲得了巨大收益。聯邦政府和美聯儲不惜耗費巨額納稅人金錢並濫發美元,提供零利率貸款和巨資挽救失敗的大金融財團,對保持政治透明性和規避利益牽連的規則置若罔聞﹔最高法院解除了政治獻金的限制,促使大公司收買政客的行為合法化﹔通過政界與商界的人事融合和旋轉門制度,大多數參議員和眾議員都效命於最富有階層。美國民主模式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表面上是三權分立和相互制衡,實質上卻都主要是為美國最富有階層的利益服務,大財團則為政客從競選到卸任后提供大量金錢、好處。正如美國銀行家查爾斯·基廷在接受涉嫌金融丑聞調查時所承認,他花費巨資收買議員、官員是有效的。
美國所竭力宣揚和輸出的“普世價值”和民主模式,正如斯蒂格利茨所指出,是為極少數富人服務的,三權分立的政治架構表面上很民主,實際上受極少數超級富豪操縱,涉嫌制造金融危機和巨額有毒資產的金融寡頭很難受到法律制裁。美國民主仿佛是“點廚子不點菜”的不實惠民主,可供民眾選擇的“廚子”是靠金錢“包裝炒作”出來的。盡管政客選舉時能吹得天花亂墜,一旦選舉結束后卻可以自行其是,並不承擔具體的社會責任。可見,老百姓僅僅“點了廚子”,“真正點菜”的卻是幕后的金融壟斷財團。當前金融危機促使美國民主模式受金錢操縱的弱點暴露得淋漓盡致,美國民主模式的弱點絕非無傷大雅,而是極為致命的。金融寡頭通過操縱美聯儲濫發美元並輸出嚴重通貨膨脹,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財富和生存權利。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 |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