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經過激烈的競爭,正式成功承接了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型特色活動與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課題。這標志著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這家上海老牌的文學學術研究機構,開始向學術研究與智囊思想庫並重的方向轉型。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各方十分關注中國應該具備怎樣的文化軟實力,並與經濟實力相匹配。作為文化人才齊聚的學術研究機構,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一方面應該有超越功利性的高質量的學術研究﹔另一方面也當呼應社會的需求,開展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文化性課題研究,為國家的文化發展提供對策性建議。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研究員陸學藝獲悉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這次在眾多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承接“大型特色活動與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課題后特別表示,中國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期,這是一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的時期,因此,特色活動與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要為實現社會現代化而服務。而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胡榮教授則指出,這一課題對全國各地舉辦大型活動具有相當現實的指導意義。
實際上,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近年來在學術研究與智囊思想庫並重的轉型之路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如該所經過多方努力,最近獲文化部批准,成立“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這是文化部迄今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的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另一方面,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也力爭傳統的文學文化學術研究能夠更上一個新台階,出一些有全國性影響的研究課題。如由該所研究員蔡豐明任首席專家,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等20多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最近也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與資源圖譜研究》立項,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所設立的第一個有關“非遺”圖譜研究方面的重大項目,在項目的立意、取向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創新與開拓性意義。(記者 張立行)
(責編:張湘憶(實習)、張湘憶)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