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庄福齡

庄福齡:從《共產黨宣言》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12年11月29日16: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編者按:《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和馬克思主義最為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譯本在中國正式出版,其后廣為流傳,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民接受馬克思主義、相信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一種真正偉大的思想,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輕易磨損其價值。90年后的今天,本報特約相關專家學者圍繞“《共產黨宣言》與當代中國”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共產黨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第一個公開發表的綱領性文獻。它不僅凝聚著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刻苦攻關的理論成果,也表達了他們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創立新派別的執著意志和堅強決心。此后,因為理論上有了系統而完備的科學思想,實踐上有了工人階級改變世界的行動綱領,使歷史有了新的起點,道路有了明確的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全面系統的社會發展理論和社會革命理論,結束唯心史觀一統天下的局面,開辟了工人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為人類開拓社會主義大道奠定了基礎。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848年爆發的歐洲風暴被鎮壓下去了,隨后那裡又經歷了十年反動和工人運動的發展,迎來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兩次不同性質的革命實踐,驗証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論斷:革命死了,革命萬歲﹔他們從中進一步認識了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也看到了工人階級和《共產黨宣言》的深入人心,強調了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闡明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而“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恩格斯還反復要求讀者分析變化了的形勢,《共產黨宣言》已經從42年前響應者寥寥無幾的情況,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真正聯合起來的重要文獻。

從《共產黨宣言》看我們的理論

《共產黨宣言》以中文譯本傳入中國,大體上是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同期問世的。90年的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傳統的黨,尤其是重視《共產黨宣言》的一般原理以及在發展的形勢下運用理論的黨。

20世紀是一個大變動、大更新、大發展的世紀。時代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對於中國來說,尤為突出。不僅因為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更重要的是有了結合中國實際創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思想理論體系,一是關於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即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二是關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方針和決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體系,兩次歷史性飛躍,都是在一個黨內形成和發展的,時間還不到一百年,其成效舉世公認,使億萬人民受惠,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均屬罕見而突出的典型事例。可以說,這也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的勝利,是實事求是的國情觀的勝利,是《共產黨宣言》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勝利成果。

毛澤東思想是在實踐中產生,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其堅持實踐性,把實踐放在決定認識、檢驗認識、推進和深化認識的優先地位。“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又說:“馬克思主義必須在斗爭中才能發展,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必然還是這樣。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當著某一種錯誤的東西被人類普遍地拋棄,某一種真理被人類普遍地接受的時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錯誤意見作斗爭。這種斗爭永遠不會完結。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時代在前進,理論當然要發展,真理就是在既一脈相承又有所創新中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這樣在繼承、突破、創新的辯証發展中形成的。

同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不是封閉的、不再需要繼續發展和進一步完善的,它仍然需要遵循真理發展的規律繼續前進。正如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總結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160多年的實踐証明,馬克思主義隻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於不脫離國情、不脫離時代、不脫離人民。三個不脫離,既涵蓋了馬克思主義者永遠不應當忘記的革命傳統,也涵蓋了永遠不應當僵化的創新精神。

從《共產黨宣言》看我們的道路

十七大提出的科學發展的道路,也是《共產黨宣言》堅持唯物史觀的必然趨勢,是歷史活動日益深入、群眾隊伍日益擴大的必然結果,是通過階級分析、消滅階級、實現人類解放的必由之路,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勝利成果。中國革命是以農村包圍城市、實現工農武裝割據、進一步發展為浩浩蕩蕩的人民戰爭的獨特道路而奪取全國勝利的﹔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是在探索中國特色的曲折進程中,在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糾偏以至對“文革”的錯誤堅決撥亂反正,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而實現正本清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繼毛澤東思想體系之后以獨特的全面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來振興社會主義事業的。這體現了《共產黨宣言》一貫突出的“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革命精神。從《共產黨宣言》反映的解放人類的博大胸懷及其階級分析的精辟論斷,要求領導集體最根本的是眼界寬闊、胸襟寬闊,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切都有力地保証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民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團結在一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民族的愛國力量團結在一起,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就是力量。我們的道路就越走越寬廣,我們的隊伍就越來越廣大,我們將朝著《共產黨宣言》所揭示的道路和目標踏實地、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從《共產黨宣言》看理論的精髓

《共產黨宣言》所堅持的一般原理,是實事求是地分析了資本主義及其歷史的功過是非,分析了資本主義所固有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分析了社會發展進程和人類解放遠景,分析了共產黨人的歷史任務和歷史使命等。這些都深刻體現了徹底的唯物論和辯証的歷史觀,是辯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全面而系統的闡發,用中國的話語和毛澤東的解讀來說,就是貫穿其中的實事求是的思想、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作為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鄧小平對毛澤東思想擁有全面的理解和切身的體會,他極為深刻和准確地把實事求是概括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概括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和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髓。他鮮明地把自己列為實事求是派。從毛澤東到鄧小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體系的創始人,他們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傳承關系。他們是實事求是的繼承者,也是實事求是的革新家,而不是局部的、某個方面的、專題性的繼承和創新。

實踐是最權威的驗証。中國革命從開辟農村根據地算起,隻用了22年就由慘重失敗轉為偉大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從結束“文革”、實現歷史偉大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算起,也隻用了30年,使當今的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了蓬勃生機,勝利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向著第三步戰略目標闊步前進。勝利來之不易,勝利的迅速更加來之不易。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深切地懷念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沒有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斗,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沒有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創新,就沒有改革開放歷史的新時期,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過偉大貢獻的,歷史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體系創始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一脈相承。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旗幟”是共同的,“精髓”是共同的,尋求“中國特色”是共同的,“目標”是共同的,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時代精神和戰略思維,事業新貌和未來願景,卻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代代相承、傳之久遠的。中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不可逆轉的。穩定而不僵化,堅持而不失靈活,創新而不放棄傳統,是兩大思想體系的突出優點。在當代中國,隻有堅持實事求是的精髓,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責編:張湘憶(實習)、張湘憶)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