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學者專欄>>萬俊人

萬俊人:依健全理性而行 

“中庸智慧”再思考之一

  2012年11月29日14:43  來源:光明日報

“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維模式。然而,我們對“中庸”到底了解多少,是否存在著誤讀與曲解?中庸智慧今天是否依然適用,應該怎樣去認識和“激活”?我們特邀對此有深入研究的哲學學者接受訪談,分兩期刊出,敬請關注。

——編者

●中庸就是執兩用中,但執中不是半斤八兩式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的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

●達到中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還是有跡可循、有法可求,那就是充分運用理性

●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不是封閉的,也不是雜燴的,而是中庸的,它需要在古今中外四極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問:傳統認為,中庸是中國特有的哲學智慧與思維方式。究竟怎樣理解中庸?中西方於此有無共通之處?

答:按照中國儒家的理解,中庸就是執兩用中,即兩極之間取其中。但執中不是半斤八兩式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的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比如人格的文質彬彬,行事的不偏不倚。

西方也有類似的思想。例如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就很推崇“命中中間”。做事情要把握最佳的度,拿捏到這個度,就是命中中間。比如,奢侈與吝嗇的中間是節儉,魯莽與怯懦的中間是勇敢。有德性的人就是能夠拿捏到這個最佳合度,從而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做恰當的事的人,即中道之人。

無論是儒家還是亞裡士多德,所理解的中庸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行為方式,都是一種高超的智慧。它看起來簡單,但要達到並不容易。人們在遇到任何事物、處理任何問題時,都要盡其所能地尋求最佳處理方式或解決方法。譬如,我們在照相取景時,要嘗試不同角度,才能找到一個最佳角度。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也要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決斷。然而,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時都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隻有盡量突破局限,克服片面性,才能達到對事物的普遍的具有真理意義的認識,從而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即比較符合中庸的應對方式。

由此可見,中庸的實現需要一種洞見,一種獨特的視角,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它是一種平凡中求不平凡的方法。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需要人們具有很高的眼界,很敏銳的感覺,很深厚的經驗知識積累,才能確定此時此地最合度的方法。

問:作為一種智慧境界,中庸難能可貴。但從個體生活乃至人類歷史的整體軌跡來考察,中庸又時常受到非難與批評。這該如何理解?

答:在某些特殊時期和情形中,人們常批評中庸,但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在古今中外歷史上,卻並非如此。比如,個體的就業問題。面對各種可能,我們需要綜合考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個人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均衡關系,然后來分析某一個工作機會是不是符合我的興趣和理想,是不是與我的能力相當,是不是較能發揮我的才干。一個政府能夠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就是一個好政府,而一個人能夠通過理性思考把握最佳機會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當然也是一個在某種程度上致達中庸的人。因為據此所做出的選擇效果最好,風險最小,在認識和實踐中最接近於合宜和合意。

由此可見,中庸的實現取決於三個因素:第一,行為主體的判斷和選擇﹔第二,客觀環境和主觀條件﹔第三,機緣。雖然達到中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很高的境界,但也還是有跡可循、有法可求,那就是充分運用理性。理性支撐著個體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和進步,正確運用理性就代表著一種中庸致思,中庸致思即可達到健全理性,依健全理性而行即是智慧之舉。

作為方法的中庸可能會讓人覺得沒有張力,這是一種誤解。從哲學上說,思維的張力越強就越能發現真理,但真理並不存在於張力的兩端,而在其過程和中間。我們一方面不要害怕和回避這種張力,另一方面也要清楚真理的所在。一根琴弦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演奏最美妙的音樂?那就是在它張弛合度、鬆緊適當的情況下,即在兩極中間。

問:在哲學思想和社會歷史演變中,中庸的效力是如何體現的?

答:哲學史上有兩種哲學家,一種是問題型的,如:尼採、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他們的思想比較激進,劍走偏鋒,語不驚人死不休,憑借激情、想象,把問題追至極端,無所不用其極,最終尋求問題的深刻解釋或解決。問題型哲學家對於突破既定傳統和思維定勢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誠如英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所言,人類思想的進升既需要狐狸——那些問題型的哲學家,也需要刺猬——那些綜合型的哲學家,比如:近代的康德、黑格爾和當代的羅爾斯。他們不忽略任何哲學問題和觀點,善於從各種哪怕是極端的哲學觀點中,發現綜合、整合的可能。他們往往熱衷於體系構建,立論相對中肯,即使對於他們所批判的觀點,也不完全否認。

不僅在哲學理論中是如此,在社會實踐中也是如此。比如戰爭。戰爭在革命年代是必要的,但革命只是社會進程的一個方面,是被迫的選擇。縱觀人類歷史,革命和暴力決不是歷史的常態﹔不是為革命而革命,而是為建設而革命。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當然有其歷史意義,他採取了一些極端措施,但同時也需要建立秩序,以便進行有效的國家治理。但在和平年代,穩定和諧就成為最高的政治價值,需要循序漸進。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証明,具有中庸品格的民族和政權將最后取得勝利,因為它們的行為和觀念恰當適度、健全合理。它可能在某一時刻的行為方式不是最好的,但從長遠看來,卻是最恰當的。

問: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和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庸對於大國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答: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體現在經濟、軍事、政治諸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文化方面。盛唐之所以為盛唐,在於其繁盛的文化。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不是封閉的,也不是雜燴的,而是中庸的,它需要在古今中外四極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齊放,各美其美。多元文化的蓬勃生機與核心價值引領的均衡正是構建和諧世界的文化精神基礎,而善於學習的文化才是最偉大、最豐富的文化。善於學習代表著一種文化的自覺、自信、自強姿態,是文化進步的永恆動力。這是我們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的根本理由。

美國的強大,一個重要原因即在於:美國的文化一度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而美國的當代困境,主要並不是其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的困境,而是其學習態度的減弱、學習精神的喪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導師心態。一般而言,導師心態總是容易導致封閉,容易走向權威主義、絕對主義和信仰主義,實與理性精神相背。中國的強大和可敬可畏之處也正在於中國的學習型文化,總體上我們一直保持著自漢唐以來的文化學習姿態。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無論如何不能失去旺盛的學習精神和學習能力。中庸的智慧告訴我們,要平等地對待人類社會的多元文化,相互學習,養成習慣。這既是文化強大的前提,也是文化真正強大的表現。

(採訪人:胡明峰)

(責編:張湘憶(實習)、張湘憶)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